题都城南庄崔护

题都城南庄崔护,第1张

题都城南庄崔护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为何成为了唐诗中最美的单相思?该如何赏析?

(原创)作者简介:崔护,生卒年代不详,字殷功,博陵即今河北定县人。

德宗贞元十二年进士。

文宗大和年,为岭南节度使。

少年时便有诗名,可惜世存诗较少,在《全唐诗》中仅存六首,在这六首诗中有三首都存疑。

诗作背景:崔护上京应试落第,计划着来年再考。

清明这天信步郊游,来到了都城南效,遇见一家人家,院内花木盛开,似乎无人,敲门后,一美女经问询后将门打开,作者说明来意后,姑娘捧出茶水并让坐。

这时,姑娘独倚桃树伫立,欲言又止,意属殊厚。

茶毕,辞去。

姑娘送至门首,崔护睠盼而归。

再沒去过。

到了第二年清明,崔护忽然想起去年的偶遇,情不可抑,又重游故地。

门墙依旧,门已上锁,于是题诗于门扉之上: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

试译如下去年的今天曾到这,桃花盛开的院门中,一位美丽的姑娘,脉脉含情地,依偎在桃树下。

她娇美的脸蛋,映着桃花两相嫣红。

又到了去年的今日,我重温去年的艳遇,来到难忘的地方,美如桃花的姑娘,却不见了踪影,只有那桃花,依旧含情微笑痴情默默地,对着拂熙的春风。

赏析如下:这首诗之所以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在于诗人一往情深,叙述了他经历的一件难以忘怀的一件往事,通过这首诗艺术性地提高到普遍人生活体验中来。

叙述了在并不在意的时候,遇到一件美妙的事情。

但是,当你着意去寻找时,却再也不能重现。

这首诗前两句写去年在这里偶然相遇的情和景。

作者酒后口渴,欲求茶水,这家门里,有位美丽的姑娘,捧来茶水招待。

当喝茶时,姑娘依偎在桃树下,那桃花的嫣红映照在姑娘的脸面上,交相映照,“人面上桃花相映红”,姑娘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后两句描写的是,作者对去年的相遇,时刻沒有忘怀。

时隔一年的清明,作者故地重游,自然是意欲重逢。

可是,来到了这里,这位美丽的姑娘却不知到那里去了,只有那桃花仍然象去年的桃花一样,迎着和煦的春风露出笑脸。

这最后两句是奇句,也是警句,历来被读者所推崇。

要说是这首诗是作者的单相思,也说得过去。

古代文人墨客怀古、忆旧是常有的事。

我却认为是作者为了记录去年的偶遇。

这种偶遇在作者的心灵深处刻下了深刻的映像。

又到了去年的今天,作者故地重游,脑海中便重现出了去年的一幕。

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并不见得就是作者的单相思。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根据唐代《本事诗》中的记载:唐朝才子崔护进士落第后,在清明时节,独自游览都城南郊,不知不觉中来到一所桃花环绕的山庄。

恰好崔护口渴,便扣门讨水,良久,一位女子探出头来,询问是谁。

崔护告知了自己的姓名,然后诉说自己口渴借水之意,这位女子让崔护进来,崔护一边喝水,一边欣赏这位女子的美态,越看越觉得娇艳不可方物,崔护便以言语挑逗,但这位女子却不答话。

良久,崔护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里,心有不舍,同时他也感觉这位女子同样有不舍之意。

等第二年清明,崔护想起这段事情,心情难以自抑,于是又来到了这里,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是门墙依旧的山庄、艳丽无比的桃花,可是大门却被锁头锁住,人早已经离开了。

崔护因此而叹息良久,于是写下了这首《题都城南庄》。

崔护的这个故事,流传极广,是否真有其事,值得怀疑。

以我之见,或许是先有了这首诗,然后有人附会了这个故事。

但无论故事是否为真,有两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便是:第一,这首诗虽然是抒情诗,但却能敷衍出故事情节;第二,这个故事,可以加强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欣赏。

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虽然简短,但是在一前一后中,却包含了两个相互照应的场景。

第一个场景,是踏春遇艳,“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诗人写这次经历,并没有全部叙述,而是紧紧抓住其中的一幕场景,而这幕场景,堪称最美的一幕。

人面桃花交相辉映,不仅为美人设置了一个美丽的背景,也用桃花衬托了少女的光彩动人,同时,也可以看出,诗人沉浸在这人面桃花的美好情境中,早已沉醉了,正所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当真令人向往。

第一个场景全无一句言语,但双方含情脉脉的动人一幕,却在这无言的人面桃花中展现出了最美的景象。

后二句是第二个场景,重寻不见。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又是一年春来到,春光烂漫、百花争艳,诗人再一次来到去年的那个门户,想要再次看到人面桃花相映的美丽景象,可惜,那姣好的人面,却不知到了何处,只有一树桃花在春风中含情微笑,一如去年。

试想,这含笑的桃花,除了勾起诗人美好的回忆和好景不再的感慨之外,还能有什么?似乎只有“依旧”中的无限惆怅了。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人面”与“桃花”,通过去年和今年两个时间点进行连接,将前后两次的所见回环往复、曲折淋漓地表现了出来,诗人回忆已经逝去的美好事物,显得如此珍贵,这似乎是每一个人都曾经历过的事情,所以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当然,这首诗还有一个特别之处,便是此诗所衍生出的戏剧故事,但实际上,这首诗虽然有很强的画面感和叙事感,却是一首地地道道的抒情诗。

先有诗而后衍生出故事的可能性很大,但这首诗的广泛流传,并非仅仅只是讲述了人们感兴趣的爱情故事而已,它向读者们传达了一种人生体验:在惊鸿一瞥中遇到的美好事物,往往印象最为深刻,但当自己回头去刻意寻找时,却不可复得,这或许便是人生吧!这种深刻的感悟,在崔护这首诗中写得这样美,这样形象,这就是此诗为什么能保持如此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716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