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变乱

天京变乱,第1张

天京变乱 太平天国为什么会发生天京事变?

1856年,太平天国爆发了天京事变,其实就是高层合伙人之间一次公开的流血斗争与派系分裂。

祸起萧墙,自古内部瓦解最可怕,这次集团内斗导致政治元气大损,锐气不复,成为由盛到衰的重点转折点。

天京事变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大概有以下三个:第一是洪秀全与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的权力结构问题,一直界限不明;第二是建都后的利益与职位分配,各个集团之间势力失衡,导致怨恨四起;第三是土客争权的历史遗留问题。

广西派压制其他势力集团,而且杨秀清自1848年起就动不动以天兄自居,联合萧朝贵,自称上帝附体,假托天父下凡,而且也给教众洗了脑,后萧朝贵战死,他取得了天父代言人的地位。

拜上帝教教主洪秀全神龙见首不见尾,颇为神秘。

天王虽然在名义上地位高于各王,然而在制度上却是一个活脱脱的虚君,类似于纯粹的“精神领袖”,游离于具体事务之外。

实际上,洪秀全的实际事务处理能力有欠缺。

早在广西发展期时,洪秀全、冯云山、萧朝贵和杨秀清矛盾就已经有所凸显,新旧势力之间就有大冲突。

出师北伐檄文《奉天讨胡檄》之中,就只用了杨秀清和萧朝贵的名义,全然见不到洪秀全的名字,洪一度权势失落。

后来洪秀全只能妥协,做了名义上的“一把手”,而所有实际事务却由杨秀清与萧朝贵处理。

自己写写诗,搞理论创作,完善自己想象的天国秩序与神话建构。

洪秀全想打倒孔妖,而杨秀清在攻克武昌后却祭祀孔庙。

缺失了军政事务决策权的洪秀全,自起事之后,便只能将精力转注于宗教领域。

制度设计屈从于实际的情况之下。

定都南京后,洪秀全更是退居二线,幕后 *** 纵,深居简出,恣情享乐。

这其实是不利的,战时缺乏合法的最高领袖,导致在一线处理政务的太平天国领导人之间,嫌隙日生。

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各自结成自己的势力集团,摩擦不断。

广西本土派和后来加入的各个势力集团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土客”之争,广西派看不上新兴派,新兴派认为广西派倚老卖老,互相攻击不断。

长期以来,洪秀全其实只是一尊宗教偶像,而东王的权力却逐步被合法赋予。

1851年,天王洪秀全在“永安建制”时,命其他四王归东王杨秀清节制,杨担任总军师,之后南王、西王相继战死。

这种情况导致了杨秀清掌握大部分军政实权,史称:事事严整,立法安民,民心佩服。

但其骄傲专横的作风扩大了他和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的矛盾。

洪教主疑心重而杨秀清能力强且跋扈,正如军师洪仁玕评论说:拓土开疆,犹有日辟百里之势。

退居二线的最高领袖洪秀全不愿权力旁落,也在暗中瓦解杨秀清的势力,但天王发现自己已经无力控制杨秀清集团的膨胀了。

尤其是,建都天京之后,日常事务繁杂。

军事与政务领袖地位上升,而宗教领袖地位下降,这是必然之事,洪秀全真正成为被供奉的泥胎。

功劳大则权力大。

1856年八九月间,太平军击破江南大营,杀死湖北提督向荣,疏解了天京三年之围。

杨秀清在此期间:于行阵机宜,山川形势,颇能谙习。

虽不读书,罔知兵法,然皆谲诈机警,逞其毒焰,竟能成燎原之势。

无疑厥功甚伟,但是也更加骄横跋扈。

杨想要天王加封,于是想了一个办法,假借天父之口称:东王打江山,亦当是万岁。

一度逼迫天王洪秀全到东王府封其为万岁。

而且凭借所谓天威,肆无忌惮,动辄以杖刑威吓洪秀全。

此时天王洪秀全已经彻底不能制衡杨秀清,自然极度愤怒,故而打算清洗杨的势力。

但是洪秀全没有自己的嫡系部队,于是密令韦昌辉、石达开和燕王秦日纲回京勤王,借兵对付杨秀清。

韦昌辉行事冲动,过于 *** 切,而且心有异志、以泄私愤。

他接令后,立即率兵回天京,凌晨突袭,包围了东王府,诛杀了杨秀清及其全部眷属。

并以搜捕“东党”为名,铲除异己,营造恐怖氛围。

众多东王部属在弃械后仍被杀,平民也不能幸免。

随后血洗南京城,约2万余人被屠杀,影响极其恶劣,事情至此并不是洪秀全的本意。

石达见状,知道规劝无望,于是逃往安庆避难。

进而要求洪秀全惩办韦昌辉,不惜以起事为要挟。

洪秀全也恼怒韦,更为了团结,遂于11月初处死韦昌辉及其心腹200多人。

多名将领投降清军,如韦昌辉其弟弟韦志俊乃一名将,后因此事在池州反叛投清,参加过围困安庆、天京等战役,削弱了太平军的势力。

当年11月底,石达开见局势平复,又回到了天京,洪秀全命他掌管政务,总摄全局,但是此时对其已经心存疑忌,同时加封自己的兄弟为王,处处牵制石达开。

石达开乃性情中人,作战尚可,玩政治斗不过洪秀全,心里自然不爽。

1857年6月,在部下撺掇下,石达开率部出走,1863年5月陷入清军包围,全部被剿灭,成为一大遗憾。

洪秀全凭借一己之力,自以为建立起虚拟天国,天下同乐。

极力塑造神权与崇拜,看似清平无比,便可高枕无忧。

实际上所谓兄弟姐妹平等,流于空话;天下一家,实为权统;土地平分,只见章程;大同世界,不过幻想尔。

总体来说,太平天国退居二线的最高宗教领袖洪秀全,看不惯常于一线指导的世俗首领杨秀清,两人路线不同,于是对杨集团实施掺沙子挖墙脚等措施。

最终发动天京事变,损兵折将,情势一度失控,韦昌辉甚至把刀锋指向了自己。

东王余部和效忠天王的部队,继而发兵善后。

而不久后,石达开负气出走被杀,朝野震动。

天王为了消除不良影响,1860年拨乱反正,宣谕杨秀清乃是被诬告冤杀,应予昭雪,并清理元凶首恶秦日纲、陈承熔等人。

而杨之子孙后裔皆被戮,洪秀全以其第五子洪天佑袭爵、称幼东王,设纪念日—东王升天节,可谓广布恩荣。

天京事变的最大意义,乃是直接把高层领导人拉下神坛,其恶果不是军事兵力的锐减和战斗力的下降,或土地的丧失,而是太平天国世界神话与宗教体系的大崩溃、大分流。

历史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充满着浓郁的血腥味。

同时,人性的幽暗在历史中,呈现出不可避免的撕裂。

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

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与交流!

根本原因就在于天平天国这一政教合一的政权出现了二元化领导。

1848年,冯云山在紫荆山地区传教时被当地团练王作新的逮捕,而洪秀全人在广东,2000教众群龙无首,上帝教面临着被解散或逮捕的风险,内部也出现了危机,很多信徒想要退缩放弃。

这个时候烧炭工杨秀清浑身抽搐、口吐白沫,然后起身,用一个低沉的声音向大家宣告:“我是上帝”,以上帝的身份对大家作了安排。

杨秀清的做法在当时无疑挽救了拜上帝教,使革命的火种保留了下来,但杨秀清也是有私心的,从一个普通的教众一跃而成为大家最崇拜的主神,这是他自己皮这一下皮出来的。

但也出现了一个问题,拜上帝教出现了两位教主,一个是创教的洪秀全,一个是宗教系统中最高地位的杨秀清。

此外肖朝贵也仿效杨秀清,做了同样一翻动作之后,贫农阿贵变成了耶稣。

紧接着打下永安后,太平天国开始建制,以杨秀清为东王、肖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本来是普通教众的杨秀清和肖朝贵一跃成为太平天国最高领导层,而且反居为传教付出巨大心里的冯云山之上。

鉴于杨秀清的身份和能力,洪秀全下令西王以下全听杨秀清节制,那么其实杨秀清就成为太平天国实际上的掌权者。

这样在天国内部,君权神权互相交叉,尊卑颠倒成为了体制上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

不得不说杨秀清的军政才能确实很厉害,太平军仅仅3年就打下了南京。

建都后,他们认为天下基本大定,整个统治集团的目标有二:一是推翻清政府,二是争夺最高领导权。

杨秀清就更痴迷于后者,大权在握却只是九千岁的杨秀清,越看洪秀全越是一个傻逼,要是没有自己,天国能有今天?为了争夺最高权力,他以天父上帝的身份作出了杖责洪秀全,逼洪秀全称自己为万岁等恶劣事件。

洪秀全只得诏韦昌辉回天京,密谋杀死了杨秀清,但随着杨秀清的死,大家出现了一个信任危机——上帝会死?因此有很多人开始怀疑上帝教,而且杨秀清多年经营,忠心属下很多,天京城发生了重大的内讧。

杀掉杨秀清之后,天王开始思考,韦昌辉是不是会成为下一个杨秀清,接着由联合石达开干掉了韦昌辉。

循环的逻辑又出现,石达开是不是下一个韦昌辉或杨秀清,石达开只得率部离开。

杀来杀去,血流成河,当时建立政权的元勋屠戮殆尽,而天王本人才能真的是一般(毕竟秀才都考不上),从此更加醉心于奢华糜烂的生活。

1856年,太平天国在走上顶峰的同时也迅速衰落了!欢迎关注、点赞、唠嗑,我是孝陵卫小校(二分明月故臣心),动手动脚找东西,正儿八经答问题,期待与诸君交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770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