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下一代皇帝是谁

武则天下一代皇帝是谁,第1张

武则天下一代皇帝是谁 武则天之后的皇帝是谁?

直接回答:武则天之后是皇帝是唐中宗李显,有意思的是武则天之前的皇帝也是他。

下面容我细说:高宗死后,太子李显就即位了,但是朝政大权都控制武则天手里,他估计是出于和母亲抗衡的目的,大肆重用自己的妻子娘家的人,先把自己岳父提拔为豫州刺史,有人反对,他口无遮拦说我还要把皇位传给他呢,你管得着吗?武则天当即以这个为借口将他废为庐陵王,并赶出京城。

武则天先立李旦为帝,然后借机自己上位,李旦成为皇嗣。

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把皇位传给武家的人还是李家的人成了她最为纠结的问题。

她先把李旦改姓武,让他做皇嗣而不是皇太子,就表明了她的犹豫。

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这时候非常受武则天喜欢,他就瞄准了接班人的位置,他顺风顺水明显处于优势位置。

皇帝的位置能传到李家而不是武家,一个原因是对手太菜。

当时武承嗣先雇佣一批人到皇宫请愿,带头人叫王庆之,武则天很喜欢。

就找来岑长倩等一干大臣商量,大家都说不好,武则天并没有听,后来反倒这些大臣一个个倒霉。

武承嗣就蹬鼻子上脸让王庆之接二连三去闹,武则天烦了,找来一个叫李德昭的人去收拾他一顿,李德昭是个忠心李家的大臣,就顺手把这个王庆之给打死了。

李德昭当时是凤阁侍郎,他对武则天说“天皇,陛下之夫;皇嗣,陛下之子。

陛下身有天下,应当传给子孙作为万代家业,怎么可以让侄子作为后嗣呢!自古以来没有听说侄子当皇帝会给姑姑立庙祭祀的!况且陛下受天皇临终托付,如果将天下交给武承嗣,那天皇得不到祭祀,可要变成饿鬼了。

” 祭祀在古代是一件大事,姑姑对于侄子都是外人,谁家也不会立牌位供奉姑姑的,武则天不能不考虑。

李昭德说:“侄儿对于姑姑,怎么能比得上儿子对于父亲亲近?儿子还有杀死父亲的,何况侄儿呢!武承嗣既陛下之侄,为亲王,又为宰相,权侔人主,臣恐陛下不得久安天位啊!”武则天听从了他的话,就罢免了让武承嗣宰相的位置,任命李昭德为相。

再后来帮助了李家的人就是狄仁杰了。

狄仁杰也说:“太宗文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镝,平定天下,传之子孙。

高宗大帝将两个儿子托付陛下。

陛下现在却想将国家移交给外姓,这也太违背天意了吧。

何况姑侄与母子相比哪个更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之后,配食太庙,子子孙孙会永远祭祀您。

要是立侄呢?从古到今,臣没听说过侄儿做天子后在太庙里祭祀姑姑的。

” 后来武则天做了一个梦,梦到一只鹦鹉,但是两个翅膀都折了,想要飞怎么也飞不起来。

武则天就找到狄仁杰,让他解梦。

狄仁杰说:“陛下姓武,鹦鹉就是寓音,两翼便是两子,陛下将二子保全,两翼自然复振了。

现在庐陵王还在外面,是不是应该把他接回来呢?” 这时候武则天已经七十五岁了,她的心思已经活泛了,这时候偏偏契丹人造反,打出来的口号是“何不归我庐陵王?”有个叫吉顼的人甚至劝说武则天的两个男宠张昌宗和张易之给武则天吹枕头风。

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武则天将庐陵王李显接了回来。

但是她还是没有最后下定决心来将皇位传给李家。

中间又发生了很多事,武则天看不了别人在他们武家人面前嚣张,例如吉顼被贬出朝廷,武则天晚年最信任的人是张昌宗和张易之兄弟,他二人诬告,居然能逼着李显杀死儿子和女婿,就因为儿子和女儿议论了两句张家兄弟。

最后起决定作用的人是丞相张柬之。

他领导了一场神龙政变,逼着武则天把皇位让给了李显。

为什么是李显而不是李旦呢?大概因为李显这个人窝囊,当年他想把老丈人提拔我刺史和丞相,现在一心依靠老婆,他当了皇帝之后非但不去抑制武家的势力,反而其乐融融,他老婆和武三思通奸,他也不管。

最终被老婆毒死。

他万万没想到他的弟弟李旦有个能干的儿子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把李旦扶上了皇位,两年后李旦将皇位禅让给了儿子。

有个搞笑的说法,李显是六味帝王丸,因为他自己是皇帝,父亲(唐高宗李治)是皇帝,妈妈(武则天)也是皇帝,弟弟(唐睿宗李旦)是皇帝,儿子(唐殇帝李重茂——追认的)是皇帝,侄子(唐玄宗李隆基)是皇帝。

锦翼系悟空问答签约作者

武则天前后,李唐的皇位更迭有点乱,三十年时间内令人震惊的重大政治事件层出不穷。

借着这个话题,把高宗李治驾崩后,皇位传承顺序,及相关大事件陈述如下。

01李显第一次登基显庆元年(683年)十一月,李治驾崩,皇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

李显是李治与武则天的第三子,长子李弘早逝,次子李贤继任太子后,与母亲发生政治冲突,被武则天废为庶人。

可是李显的第一次上位,仅仅在龙椅上坐了55天,就被轰下台。

原因就是,李显想提拔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宰相,遭到宰相裴炎的反对。

李显激愤之下,说了句冒失的话:“我把天下给韦玄贞,也没什么不可以,何况一个宰相!”裴炎立刻拿这句话,到皇太后武则天面前告状。

武则天正想着如何全面控制朝政,得到裴炎的支持,双方一拍即合。

光宅元年(684年)二月,武则天陈兵大殿,废李显为庐陵王,流放房州。

02李旦第一次登基李显被废后,武则天立四子李旦即位,是为唐睿宗。

可是李旦从即位的第一天起,就是个傀儡,所有的大权都掌握在母亲手中。

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李旦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不得出门半步。

在此期间,武则天大肆诛杀反对派,连当初的盟友裴炎也遭到清洗。

又接连平定徐敬业叛乱,屠戮李唐宗室子弟。

在强硬手段的打压下,朝中反对势力基本被清除,武则天开始大肆营造登基的舆论宣传。

战战兢兢的李旦,被迫上疏,请求禅位于母亲。

天授元年(690年)九月,李旦正式退位,被武则天立为皇太子,赐姓武。

03武周代唐武则天即位后,宣布改国号为“周”,李唐被腰斩。

武则天即位时已经66岁,她也知道自己未来时光不多,所以,从她即位开始,皇嗣之争一直是武周朝的热点。

在一批又一批“挺李派”倒下后,武则天终于采纳了狄仁杰的建议,决定立亲儿子为接班人。

可是李旦第一时间拒绝了母亲的好意,大概是吓怕了,他变得倦于政治。

李旦的主动退出,让李显成了唯一候选人。

圣历元年(698年)三月,李显以治病为由,被武则天悄然接回洛阳,并被册立为皇太子。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以张柬之为首的大臣,突然发动ZB,诛杀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并逼武则天即可逊位给李显,这就是著名的“神龙ZB”。

至此,李显复位,李唐恢复。

当年底,武则天病逝。

临死前,武则天宣布去掉帝号,遗令将自己以皇后身份,与李治合葬于乾陵。

04李显复位复位后的李显,在政治上倚重韦皇后、安乐公主和武三思,竭力排挤神龙ZB的功臣势力,由此造成了“后派”(韦皇后)与“弟派”(李旦),两大政治势力的搏杀。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李显驾崩。

按史书说法,李显死于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谋杀,不过史学家一般认为这不是事实。

05李重茂即位李显驾崩后,他的四子李重茂即位,史称“殇帝”。

李显有四个儿子,长子李重茂被武则天杖杀,次子李重福造反被贬为庶人,三子李重俊发动“景隆ZB”,失败自杀。

李重茂登基后,韦后大权独揽,并企图清洗李旦、太平公主一派。

就在李重茂即位的当月,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发动了“唐隆ZB”,诛杀了韦后、安定公主和上官婉儿。

随即,他们又宣布废黜李重茂,拥立李旦复位。

06李旦二次登基李旦一辈子都在躲避政治,可是他的身份,决定了他躲无可躲。

作为高宗李治唯一在世的嫡子,曾经的皇帝,李旦被一大批政治力量裹挟,一次又一次卷入残酷的斗争。

李旦复位不久,“唐隆ZB”的亲密战友,太平公主与太子李隆基姑侄俩反目成仇,把李旦搞得焦头烂额。

先天元年(712年)八月,李旦不顾反对,宣布禅位于太子李隆基,希望平息姑侄之争。

07李隆基即位李旦未能如愿,他的退位,反而让太平公主加快了推翻李隆基的脚步。

李隆基哪是省油的灯,他抢先发难,于先天二年(713年)七月,率先发动了“先天ZB”,将太平公主一党全部诛杀。

从那以后,李唐终于结束了从李治去世后,整整三十年的多事之秋,跨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期。

李隆基也因创造了大唐第二个盛世——开元之治,而名垂青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864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