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废除

科举制度废除,第1张

科举制度废除 1908年科举制度被废除了吗?

已废除。

科举制是1905年被废除的。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始于始于隋朝,隋文帝杨坚创立。

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

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

科举制度在哪年废除了?科举制度是怎样结束的?

科举制的结束主要原因是科举制已经不适应清朝的教育制度。

科举制的考试内容就是四书五经,但是清朝末年内忧外患,四书五经并不能救国救民,相反西方的先进技术却攻无不克,可是学习西方科技的人才却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结果导致很多人才加入了革命党,成为满清帝国的掘墓人。

为了改变这种颓势,经过精心考察,满清上层决定取消科举制,把大量百无一用的只会读圣贤书的人拒之门外,把机会留给学习新知识新文化的人才,其实也是对满清的一次局部换血。

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绵延了上千年的科举制寄托了所有读书人的梦想和希望,一朝废弃,直接导致士人集团对满清的彻底失望,废除科举制不久,辛亥革命就爆发了。

科举制。

是古代我国有一种考试选人才的方法,延续了将近长达1300多年,科举制是中国古代考试的一项伟大的创举。

随着历史的进程,于1905年9月2日,随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一纸清帝谕令,在中国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最终画上了句号。

科举制是我国一千多年来的历史,在中国有着重大的历史地位和意义,作为国人来说决不能忘记。

一,科举制的历史意义。

在出现这一项制度之前中国其实有很多政治制度,但是大部分都是将自己的王位或者是权力继承给自己的后代或者是自己家里比较信任的人,从来不会像科举制一样,将自己的权力继承给一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人,但是自从科举制出现之后中国的政治体制开始发生了一些变革。

并且从那之后中国的选官制度一直沿用的是科举制。

纵观古今,现在依然存在的高考形式其实也是从科举制转化而来的。

所以由此可见科举制的历史地位是非常高的,并且一直沿用到现在。

二,科举制度等级。

是在不同的时期科举制度中的等级是不一样的。

在隋唐的时候,也就是科举制度最开始出现的时候,那个时候科举制度还只有两个等级,那就是非常简单的乡试和省试两种,过了一点时期之后科举制度又开始有了新的发展,那就是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殿试,从那之后科举制就可以说是基本上是定型了,也就是说科举制在最开始的时候是由乡试省试和殿试这三个等级构成的,最后的发展基本上都是在年份上有所变化,例如有些考试渐渐开始不是一年举办一次了,所以科举考试的等级笼统的来说就能够分为这三个等级,也就是乡试省试和殿试。

三,科举制的特点。

第一是贤能治国,为我所用。

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科举考试的内容基本上是以儒家经义为主。

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都秉承着儒家传统教义,三省吾身,谦虚卑恭,兼备治理国家、建设国家能力。

科举制选拔出来的人才,国家直接任命,给予与之相对应的施展才华的机会。

第二是标准客观,竞争公平。

科举制度不再是通过举荐来获得官位,而是考试方式。

考试内容是固定的儒家经义,只是有的朝代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但都离不开整个大的框架。

这就是客观标准。

竞争公平在于科举制不会关注考生的出身,地位,家业情况,而是统一根据考试成绩去录取优秀人才。

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时间固定,考生为科考准备时间也是相同的,这都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三是立法保护,稳定延续。

科举制是国家自上而下进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是由国家推动运行的,因此它有立法保障,受到政府保护。

正因为科举制度极大的改善了官吏的选拔制度,而且它符合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需要,再加之它的公平公正的特点,深受历朝历代政府机构的喜欢,所以科举制度才能够在历史中稳定的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

四,科举制目的。

科举制度的目的,其实非常简单,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为了能够是国家安定,社会能够更好的发展,除了这些还能够加强皇上的统治,那么从小的方面来讲,科举制度的实行就是为了全国上下的人民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将他们的才能都发挥到建设国家上来,这样国家就能够发展的更好了,所以总的来说科举制的目的就是为了选拔人才,加强和巩固皇上的统治权力。

五,科举制的实质。

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出现过非常多的值得人们尊敬的过程,其中最值得人们纪念的就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那就是科举制,这种制度在当时的社会在刚刚出现的时候是非常让人们感到震惊的。

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说科举制的实质实际上就是非常单纯的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但对于老百姓来说,科举制度是一项非常好的制度,因为他开始让人们走入到朝堂中去,实现读书当官的愿望。

科举制虽然不将存在,但它在中国的考试制度上有着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872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