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拼音对照表

注音拼音对照表,第1张

注音拼音对照表 汉语拼音,注音符号和国音标对照表如果汉语拼音用西里尔字母会怎么样?

西里尔字母(斯拉夫字母)和拉丁字母(罗马字母)是当前世界上使用最广的两套书写系统。

古代和近代很多没有文字或文字相对复杂的语言,都采用两种字母中的一种来拼写自己的语言。

现代汉语拼音采用的就是拉丁字母。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国计划用西里尔字母书写汉语拼音。

当时我国与苏联关系不错,就连外语学的都是俄语

后来中苏关系紧张,西里尔拼音方案搁浅。

如果当初真采用西里尔字母作为汉语拼音的话,个人感觉不会有太大不同。

毕竟都是字母,用哪个都一样。

只是学英语的时候要再多学一套字母表。

西里尔字母表讨论西里尔拼音之前,我们先简单看一看西里尔字母表。

当年东西罗马帝国分裂之后,东罗马帝国传教士西里尔为了在斯拉夫地区传播东正教,以希腊字母为基础创造出最原始的西里尔字母,来拼写斯拉夫人的语言。

我们以俄语字母为代表,每个字母对应的读音是重点,懂西里尔字母的话可以跳过。

А а= [ɑ]啊Б б= [b]波В в= [v]Г г= [g]哥Д д= [d]得Е е= [ye]叶Ё ё= [yo]要Ж ж= [r]日З з= [z]子И и= [i]衣(元音)Й й= [j]衣(辅音)К к= [k]科Л л= [l]勒М м= [m]摸Н н= [n]呢О о= [ɔ]/[a]欧或啊П п= [p]破Р р= [r]大舌颤,听着像“嘞嘞嘞嘞嘞”С с= [s]丝Т т= [t]特У у= [u]乌Ф ф= [f]佛Х х= [x]哈Ц ц= [ts]呲Ч ч= [ch]气Ш ш= [sh]湿Щ щ= [xi]西Ъ ъ= 硬音符号,无声音Ы ы= [ei]诶Ь ь= [ʲ]软音符号,相当于“i”Э э= [ɛ]唉Ю ю=[you]由Я я=[ya]呀以上所介绍的33个俄语字母,后面标注了字母的发音,不是字母的名称。

也就是说,拿着这套字母表对照一个俄语单词,几乎可以读出来,除了某些例外。

有的语言,比如蒙古语、哈萨克语,还使用了33个字母外的新字母,但是在西里尔拼音方案中不使用。

西里尔拼音方案如果你到网上搜索“西里尔拼音方案”,你会得到很多个版本。

西里尔字母与汉语拼音的缘份很弱,相比之下拉丁字母拼音方案已经成为国际标准。

西里尔拼音方案没有官方标准,民间的各个版本都有很大区别。

我们以俄语的这套方案为基础,俄语中的中文人命和地名都是依据这套方案转写,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方案与之十分相似。

首先来看声母:b-бp-пm-мf-фd-дt-тn-нl-лg-гk-кh-хj-цзq-цx-сzh-чжch-чsh-шr-жz-цзc-цs-сy-йw-в从上面可以看出,拉丁拼音与西里尔拼音基本上是简单的对应关系,甚至大部分拼音声母都可以用单字母表达,除了zh和z。

因为俄语里没有zh这个音,所以用ч+ж表示。

z的发音和з很像,不知道为什么要用цз,可能斯拉夫人认为后者更像。

另外“z c s”和“j q x”对应的西里尔拼音是一样的,因为这两组在斯拉夫语言中是“硬音”与“软音”的关系,硬音(比如z)和“i”相拼就是软音(比如j),所以不用区分。

接下来看看韵母:a o e i u ü-а о э и у юйai ao an ang-ай ао ань анei ou en eng er-эй оу энь эн эрia iao ian iang-я яо янь янie iu in ing-е ю инь инua uai uan uang-уа уай уань уанuo ui un ong-о уй унь унüan üe ün iong-юань юэ юнь юн普通话和俄语的语音相差还是很大的,所以有些对应关系看起来不那么规律,拉丁拼音方案也是如此。

拼音中的“ia ie iu”在斯拉夫字母中都有单独字母与之对应,而且当声母是“y”的时候往往省略声母“й”,直接用韵母。

声母是“w”且韵母没有字母“у”的情况下,使用“в”作为声母。

拼音中出现韵母“ü”的情况下,往往用“ю”来代替,单独出现的“ü”写作“юй”。

再比较一下两组声母,“z c s”和“j q x”。

俄语中的这两组发音只是硬音与软音的关系,仅仅相差一个“i”。

汉语拼音中的这两组声母也没有公共的韵母,所以西里尔拼音方案不会产生歧义。

对于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 zhi chi shi”,都采用“ы”作为韵母,例如“цзы чжы ”。

西里尔拼音方案还算是很合理,可以不重复、不遗漏、无歧义地表达汉语拼音,也是一套科学的拼音方案。

网上有大神还做出了西里尔拼音输入法。

西里尔汉语拼音案例说起汉语西里尔化,不得不提到一门语言,东干语。

东干族是清朝末年陕西、甘肃等地的伊斯兰信徒的后人,现在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自称“回族”,苏联人称之为“东干族”。

东干语写作“Хуэйзў йүян”,直接音译过来叫做“回族语言”。

东干人的祖先不会写汉字,只能借用其他民族的文字来代替。

历史上东干人曾使用过阿拉伯字母(小儿经)和拉丁字母,苏联成立后其境内的所有语言都要转写成西里尔书写系统。

我们可以看一个例子:东干文和西里尔拼音有一些差别,因为东干语还保留着清朝末年陕甘方言的特点,与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别。

现在的东干语夹杂着不少俄语、突厥语、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词汇,用普通话几乎不能和东干人正常交流。

东干人有自己的出版物,看起来很像俄语,但它是汉语语族的语言。

如果汉语拼音西里尔化,大概就长成这样吧。

如果去掉汉字,那便是不伦不类,去掉汉字中国就像欧洲一样四分五裂,因为中国地大物博,56个民族有56种语言,每个地方的方言也大不相同,有不同的发音就会有不同的文字表达形式,中华文化能延绵不绝几千年,中国的汉字起到了链接上下的重要作用,中国的汉字象形会意,写出来哪怕不识字也会大概能领略到其中意思,汉字的作用和功能是其他任何一种文字都无法企及的。

所以不要想着丢弃中国的汉字。

更不要想着丢弃中国的文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907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