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字

甘字,第1张

甘字 甘字的笔顺

1、甘字的笔顺:横、竖、竖、横、横。

2、拼音:gān3、释义:甜,味道好:甘甜。

甘苦。

甘冽。

甘落。

甘之如饴。

同甘共苦。

甘旨(美味的食物)。

美好:甘雨(适时而有益于农事的雨)。

甘霖。

自愿,乐意:甘愿甘拜下风。

姓。

甘肃省中“甘”和“肃”的本义是什么?

谢谢邀请。

看到这个问题,马上挤出时间,第一时间来回答。

毕竟自己在甘肃生活了一段时间,对甘肃了解还是比较多的。

(吐个槽!晕死,不是在问甘肃省的名字由来么?好不容易写完回答,怎么问题的题目都改了?害死人啊)谈到甘肃,我身边的很多人只知道这气候不好,各方面相对落后。

其实他们可不知道甘肃可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

从西北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天水大地湾遗址算起,至今可有八千多年历史了。

之所以,甘肃省名取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可是这里过去波澜壮阔历史的集中写照。

下面我就简单聊聊甘肃历史的变迁。

一、古代甘肃地理位置重要甘肃东西狭长,北接戈壁荒漠,南连祁连山脉。

长安为起点,全长7000多公里的古丝绸之路,就是穿越河西走廊,到敦煌后分为北南两道,北道出玉门关,南道出阳关的。

这条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横贯亚洲内陆的古商道,曾持续千余年,沟通了欧亚大陆东西两端,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也正是如此,古代的甘肃无论外御边患,还是内击强敌,都具有关键性的战略地位,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二、甘肃完全并入中国版图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分为九州,旧称“雍凉之地”的甘肃大部属雍、凉二州。

商周时,秦人的祖先就在甘肃东部天水游牧定居。

周庄王九年(前688年),秦国就在甘肃建立了中国历史最早的两个县:邽县(天水麦积区南)、冀县(今甘谷县)。

后秦统一天下,设置36郡,甘肃属于陇西郡和北地郡。

历史的车轮来到了西汉,甘肃的战略地位更凸显出来。

汉武大帝刘彻为彻底解决匈奴对中央王朝的威胁,开启的汉朝对匈奴战争,汉军在卫青、霍去病等杰出将领带领下,马踏匈奴,收取河西,追奔逐北,封狼居胥,饮马瀚海,西归大河,列郡祁连;威服西域三十六国,设都护,越葱岭,灭康居车师大宛诸国。

大汉王朝和大汉民族至此威震八方。

特别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击退盘踞河西的匈奴后 ,为了进一步控制河西走廊,在陇西郡和北地郡基础上,增设武威郡和酒泉郡,统辖甘肃西北部,并大规模移民进行开发和戍守。

公元前114年又增设天水郡、安定郡、武都郡。

前111年分武威郡设张掖郡,前88年设敦煌郡,至此河西四郡完全设立,再加上敦煌以西的阳关和玉门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

前81年又从天水、陇西、张掖3郡各分出2个县建立金城郡。

自此,甘肃共设十个郡,汉帝国完全控制河西走廊。

甘肃也在汉王朝的管理下,获得很大发展,甚至《史记》中有了“陇右熟,天下足”的说法。

三、甘肃名字的由来到隋唐废郡设州县,酒泉郡改制为肃州,张掖郡改为甘州。

前面已说过,甘肃省名取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之所以如此,也是由于这两个地方控制着河西走廊的命脉,战略地理位置对中央政府太过重要。

肃州自不必说,从汉武帝时期最初设武威郡和酒泉郡就可看出。

因“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的张掖郡,素有“金张掖”之称的甘州,地位进一步提升始于北宋时期。

当时西夏王朝统治河西,设有甘肃军司驻甘州(张掖),这也是历史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

元朝时期设甘肃行中书省,省会更是由凉州(武威)迁到了甘州(张掖)。

公元1264年,在甘州设甘肃路总管府,公元1281年,元朝又在甘州设甘肃行中书省,“以控制河西诸郡”。

明朝成为陕西行都司,驻地一直设在甘州。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甘州(张掖)曾经长时间做为省会驻地,肃州(酒泉)虽然从政治军事和历史地位,丝毫不逊于甘州。

但取名也只能甘州在前,肃州在后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的甘肃省省会兰州,在清朝初期地位才开始进一步崛起。

不过,甘州依然是甘州提督的驻地,节制西宁、宁夏、凉州、肃州四镇兵马,相当于半个甘肃省会。

一个地方的地名,有可能就是它某个区域历史上的一个现用名或曾用名。

比如像我的老家青岛这个名字就来源于青岛市的一个名叫小青岛的小岛。

甘肃省中 “甘”和“肃”两个字也是如此。

甘肃省中现在有两个地方十分有名,分别叫做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张掖。

而这两个地方就是历史上的甘州和肃州,甘肃之名即来源于此。

那甘肃省有那么多片区域,又为什么取甘州(今张掖)和肃州(今酒泉)这两个地方的词首呢?那肯定是因为这两个地方对甘肃省的形成与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是甘肃省的骄傲。

那究竟这两个地方对甘肃省的形成与发展做出过什么样的贡献呢?我们先从甘州说起。

经过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和其他考古学家的考察,甘州这个地方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原始的农牧业生产。

从两晋南北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由于当朝的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并采取了各项有益于发展的措施,张掖这个地方曾经获得“北方佛教中心”、 “中国内地与西域通使和商贸的中介”的殊荣。

张掖这个地方也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场所。

张掖不光有这些地位而且还有北宋时期规模最最宏大的佛教寺院—大佛寺。

并且曾经是元明清的政治中心,类似于今天的省会。

如此可以看出,张掖这个地方对甘肃的发展是做过巨大贡献的。

现在我们再来说说酒泉这个地方。

大量考古资料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定居于此并且畜牧业已很发达。

由于这里的天时地利,酒泉几乎和张掖在同时代就已经完成了原始农牧的发展。

并且那里的人民较早时期掌握了制造石刀和石斧的技术。

由于那里的农业很发达,因此西汉时期酒泉和张掖成了重要的军粮之源。

再加之现代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名声,可以看出酒泉这个地方也是一个汇集人才的地方。

对甘肃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读者可能会发现“张掖酒泉”这四个字好像与“甘肃”这个名字毫不相干,那么“甘州”和“肃州”这两个名字的来历又是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来聊聊这两个地方的名字变化。

在西汉时期,霍去病战败匈奴之后,张掖这个地方归由西汉统治者管理。

西汉统治者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张掖郡。

张掖这个名字就由此而来。

西魏废帝时期又因为境内之甘泉而改张掖为甘州。

同样是在西汉时期,酒泉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隋朝隋文帝时期,酒泉又被更名为肃州。

在宋朝时期,甘肃这个名字首次出现在历史上。

由于张掖和酒泉两个地方的长期发展对甘肃的形成与发展所作出的特殊贡献,以及这里的先民们为了强大而自强不息的精神,可能甘肃取这两个地方的曾用名的缩略形式作为省名,也是为了让甘肃人民继续有这种精神不断地奋斗下去,取名甘肃,无可厚非。

与甘肃省取名形式接近的还有安徽省,安徽省的安指的是安庆,徽指的是徽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991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