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什么意思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什么意思,第1张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什么意思 俗语“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如何理解这句话?

俗语“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如何理这句话?这是个很有价值也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一百岁、九十九,在这句话中实际上是一个形容词,“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

其引伸义:父母儿女的爱一生都不会改变,只要父母还健在,儿女是父母心中永远的牵挂。

我从以下二个方面来解读。

一:父母是唯一能容忍、原谅儿女过错的人无论儿女做错了什么事,在别人眼里是多么的不可原谅 ,可是在生你养你的父母面前,会原谅你所有的过错(包括大错),当然出现这种情况,作为父母肯定会生气,甚至会骂你或者打你。

但对你的爱一生都不会改变,因为儿女是父母生命中的延续,也是父母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大意义所在。

这种血脉亲情是中国式父母无法改变的社会现实。

二:儿女是父母心中永远的牵挂,他们会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疼你。

自从你从母亲的襁褓中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开始,父母就会把全部的心血用在你的身上,抚养你长大成人,供你读书,走上工作岗位、成家成业。

无论你处在什么阶段,甚至你也成了中老年人,但只要父母还健在,你在父母心中永远是个孩子,他们会永远地心疼你,爱你。

还没有结婚生子的年轻人是体会不到这种感觉的,当你也成了为人之父或为人之母之后,才能真正体会父母对子女爱有多深。

前不久,我在头条分享了演说家刘小溪演讲的《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一文,其中有这么一句:世界上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我妈妈曾经打破过一天打9个电话的记录。

每个电话的内容就是:你在哪儿呢?你吃饭了吗?你回家了吗?记得穿秋裤。

不多举例,相信大家也会明白这个道理。

综上所述,我对俗语“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的理解是:父母对儿女的爱一生也不会改变,无论你生活得好坏。

只要父母还健在,他们会永远地担忧你,心痛你、爱你。

儿女是父母心中永远的牵挂。

但愿每个人都要孝敬父母,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可怜天下父母心!以上是个人见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大家阅读后指正。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人父母的,只要生命不息,对子女的关爱就不会停止。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虽然这句话并不是绝对的,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最真切的。

看到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父亲,我父亲是个农民,年轻时当过挑夫,那当然是在解放前了,据我父亲讲,年轻时为了躲避抓壮丁,他一直东躲西藏的,算是个跑江湖的吧。

父亲上过几年私塾,毛笔字写得很工整,他不同于普通的农民,思维睿智,谈吐风趣,举止风雅,如果初次接触,绝对不会认为他是个地道的农民。

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我出生那年,父亲已经四十五岁了,在那个年代,有的人四十五岁就当爷爷了,在我们那儿有这样一句话“爹奶痛的头孙子,爷娘痛的断肠儿。

”我们那儿称爷爷为爹,称父亲为爷,痛,是疼爱宠爱的意思,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对这句话的感受颇深。

父爱如山,想起父亲,往事就一幕幕地出现在脑海,有一件事,至死我都不会忘记,那是一九七八年,我十八岁,刚刚高中毕业,那个年代农村都在搞大会战,我在一个离家一百里的地方修水库,那一天,有身体不舒服,就没有上工地,在家休息。

大概晚上十二点左右吧,我父亲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他的出现让我十分诧异,当他说出因为听说我生病了,就即刻赶了过来,那时候交通不便利,一天只有一趟客运车,即使有车,凭我对我父亲的了解,他也舍不得花钱坐车的,那时他已经六十多岁了,急匆步行百里就是为了来看望我,那天,与父亲睡在同个一被窝里,我抱着父亲的脚,泪如泉诵。

我父亲是八七年走的,在他临走的前几天,我一直睡在他身边,紧紧地握着他的手,那时候,他已经不能讲话了,但神智还非常清楚,每当我家吃饭的,如果我没有起来吃饭,他的手就会用力地拉扯我,示意我起床吃饭,他的这个举动,更让我心如刀绞。

父亲还是走了,走的时候非常安详,在哪一刻,我并没有嚎啕大哭,我不相信父亲真的离开我了,还是紧紧地握着父亲的手,感觉着父亲的手在我手中渐渐冰凉,但我仍然依偎了父亲,不愿与他分开,最后因为要给父亲穿寿衣,我才松开了父亲的手,我这才明白,我永远失去了父亲。

后来,我也为人父,现在,我也做了外公和爷爷,但我自认为,我对子女和孙儿的爱,没有我父亲的爱深沉;在此,我也告诫天下的儿女,趁父母健在,好好地孝敬他们,不要像我一样,留下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3053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