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是什么意思

莫非是什么意思,第1张

莫非是什么意思 莫非是什么意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什么意思

1、出自《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解释为整句话意思是: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

大夫失职,行事不公;以我为贤,却派遣不停。

2、释义《诗经·北山》原文为“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天大地大,以大喻天,故曰“溥天”。

问题在于“天之下”是指土地吗?从后句“莫非王土”看,似乎是指土地而言,真是这样吗?《诗经》内容多为记录周之事,需要考察一下周代的土地分配。

周只是共主,天下名义上是周的,但是周不能独有天下土地,要分封出去,封出去的土地就是邦国,这些邦国的君主不能像周一样称“王”,只能称“侯”,这样的侯有很多,诸侯即诸多的侯;邦国的土地也不能为“侯”所独有,也要分封下去,这个再分的土地就是“家”。

分到最后结果是有哪些人得到土地呢?王、侯、卿大夫、士、平民。

所以,天下的土地是不归“王”所有的。

“王土”是名义上拥有而实际并不拥有的东西,“溥天之下”指的不是土地,所谓“王土”实质上是指对于土地上生活的人,王是要负责任的,正所谓“守土为民”。

土地虽然不归王者所有,但这些土地上的生民之任是归王者承担的。

这也就是只有对天下人负责的人才可以成为王者的道理。

所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其解释应当是:以天下之大,都是王需要为之负责的。

潜台词是:不要把自己的责任推卸给别人!然汉语博大精深,根据语气和语境的不同,词语的意义也会不断变化。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亦可解释为:“普天之下皆是王的土地,四海之民皆是王的臣民。

莫非是什么意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对这句话怎么理解?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句诗的含义不难理解,译成白话是——普天之下远或近,都属周王所君临;循沿国土四境内,没人不是周王臣。

但是,在看似直白的文字里,却隐藏着几个大秘密——第一,西周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第二,西周通过分封制实现了一切土地归周天子所有的占有制度;第三,这种土地占有制度以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方式体现出来。

从对这句诗的分析开始说。

此句诗,出自《小雅.北山》,原句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云:“三家‘溥’,作普。

”“三家”,是指汉代齐、鲁、韩三家今文《诗》之传授,时被立于官学。

《毛诗》以古文传授,曾不受重视,只在民间传承。

据《诗三家义集疏》,之后,“溥天之下”,大多改为“普天之下”了。

战国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注的古文《诗》,被称作《毛诗》,其实后世影响更大。

现在看到的是他们流传下来的本子。

东汉郑玄,为毛亨的《诗传》作《笺》,被称《郑笺》,影响尤为深远。

毛亨《传》曰:“《北山》,大夫刺幽王也。

役使不均,己劳于从事,而不得养其父母焉。

”又曰:“溥,大。

率,循。

滨,涯也。

《笺》云:此言王之土地之广矣,王之臣又众矣。

何求而不得,何使而不行。

”这解释得非常清楚了。

有人把“率土之滨”的“率”,解为“率领”、“管辖”;把“滨”,改作“宾”,释为“率辖土地的官员”。

这是不对的。

如《传》云,“率”为“循”,也就是“沿着”;“滨”,是“涯”,也就是边缘。

古时,认为“四土”,即四方之外是“四海”,所以,“四土”的边缘称“滨”。

《诗》三百,由周官采集而来。

大致上,《雅》《颂》出于士大夫之手;而十五国风,民歌为主,“多为村夫鄙妇所唱和”。

即便《雅》《颂》中,也有属“刺”的一类。

《北山》即是,是周贵族大夫对周幽王“役使不均”之“刺”,正如《诗传》所云。

不过,此诗的蕴含绝不仅在于“刺”。

首先,从此句诗中,可以感受到西周所实现的中国第一次“大一统”。

中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先生,认为中国国家的发展,经历了“古国—方国—帝国”三个时期。

夏商周“三代”之前,是“古国”时期。

所以,距今5300年左右的河洛镇遗址,有学者称之为“河洛古国”。

“三代”之后,从秦国开始,是“帝国”时期。

黄仁宇将此时期划分为“秦汉”“唐宋”“明清”三大阶段。

“三代”,则是“方国”时期。

在“方国”时期,周代,是一个重要的过渡和转化阶段——从面积来说,周,把自己的、夏商的“领土”合为一体,称为“天下”;开疆辟土的同时,通过“封建”的“国策”,实现了政权治理的一次大跃升,为秦帝国的第二次“大一统”创造了足够的条件。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体现的正是这种第一次的“大一统”。

其次,从此句诗中,可以了解到西周的土地占有制度。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讲的已经再清楚不过了。

西周初年,周王室“封建亲戚”,一下封了五十五个姬姓诸侯国,还分封了十六个与姬姓通婚的异姓诸侯国。

分封,以土地分封为基础。

但是这并不改变所有土地归属周天子所有的实质。

用现在的话说,这是一种“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各国诸侯不过是周天子的代理人,代行管理职责,只享有土地的“经营权”。

毛亨《诗经.瞻仰》传曰:“古者天子为籍千亩,诸侯百亩。

”郑玄《诗经.载芟(shan).序》亦曰:“籍田……天子千亩,诸侯百亩。

”《说文》讲,“籍”就是“耤(jie)”,“古者使民如借,故谓之耤。

”“籍田”,说白了,就是役使奴隶或耕农无偿为天子和诸侯耕作,所以叫“使民如借”。

“籍田”分公田和私田,公田所产作物上缴天子,私田收获留作诸侯士大夫己用。

但公田和私田,所有者都是周天子。

“耤”与“耡(chu)”通,后来“耡”字变化出“租”字;“耤”变化为“借”;与“籍”“租”双声同语的“责”,演变出“债”字。

这种汉字上的变化现象,实际上反映着土地占有制的本质。

土地全归周天子所有,诸侯和士大夫“莫非王臣”,还要受天子“役使”,没完没了干天子派的活儿,于是,《北山》里那个士大夫就牢骚满腹地“刺儿”了。

再次,从此句诗中,可以体察周代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统治方式。

有人说,这句诗里的“土”,不仅仅指“土地”。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

甲骨文中,“土”指“土地”,也是“社”的本字。

“社”,在甲骨文中是一种和土地有关的祭祀。

周代,“社”字和“土”分开了,有了专门的“社”,但其和土地的关系并没有分开。

所谓“社稷”,表面看是指“土地之神”和“农稼之神”,究其核心意义,确指的是“天下”、“国家”和“政权”。

《说文》曰:“社,地主也。

从示,土声。

《春秋传》曰:共工之子句龙为社神。

周礼二十五家为社。

各竖其土所宜之木。

”这是说,“社”的本义,是土地归谁所有——“地主也”;“社”,还代表“神祇”,是祭祀场所;“社”,还是基层治理单位——“周礼二十五家为社”;每个“社”,都须注各竖其土所宜之木”,《五经通义》曰:“社皆有垣无屋,树其中之木。

有木者,土主生万物,万物莫善于树,故树木也。

”西周,采用分封的办法加强周王室的政治统治。

分封土地的同时,又叠加了神权的统治,用“社”这种方式,愈加巩固了周天子对土地的占有权。

这样来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更可以理解其意义了。

周朝的瓦解,是从土地制度开始的。

分封制所体现的周天子占有全部土地的制度,必然限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春秋开始,周天子管不了的“私有土地”越来越多。

鲁国于宣公十五年,即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等于公开宣称土地非周天子所有的“私有”合法化。

《左传.宣公十五年》载:“初税亩,非礼也,谷出不过藉,以丰财也。

”“藉”,即“籍”,也即“耤”。

这是说,初税亩的办法,按照土地面积收税,而不再采用“使民如借”的无偿劳役办法。

这等于宣布西周分封和“井田制”土地制度的作废。

从此,“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样的局面,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

接踵而来的,是更加强大的秦汉帝国。

这句话上过学的人大都清楚,出处:《 诗经·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原意是说:“天下都是大王的天下,臣子都是大王的臣子,为什么偏我一人累死累活,所得还不够赡养我的父母”,这是大臣的抱怨。

而后人往往断章取义,只取前四句,成为帝王宣示他对土地和臣民的主权的依据。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仅古代有这样不均的事现在也有。

看来这抱怨之声从古至今绵绵不绝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3088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