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无一物

本来无一物,第1张

本来无一物 本来无一物是什么意思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是什么意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吗?

这不算是哲学上的唯心主义,这只能算是佛教上的一种“导人慰人”的禅语。

当时,慧能大师看到人生总是这么艰难地活着,不忍心,就写出:“菩提本无树”:(印度语,本意是指聪明,愚昧或烦恼,本来就不存在的。

),“明镜亦非台”:(就是台上的镜子,本来也是没有的。

),“本来无一物”:(人都是空空而来,又都是空空而去),“何处惹尘埃”:(又何苦活着争来斗去呢)?慧能这首诗,一切皆冲着其师弟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作的。

说实话,就时代而言,神秀较现实。

试想,做人能真正做到像慧能所说的:因一切皆空,所以做人要与世无争,坦然活着(躺平),这也是一种快乐啊。

(但现实可以这样吗)

这是一首禅诗,充满着人生的智慧;如果非要说它是"唯心"还是"唯物",确实还有点儿说不清楚。

如果换一句成语"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或者"杞人忧天"来解释恐怕要容易许多了——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过不了的坎,何必要自寻烦恼呢?这样的解释就似乎成了唯物主义——所谓"有事",完全都是"私心杂念"作祟。

那么,如果说生活中当真遇到了麻烦,却又视而不见采用"精神胜利法"呢?那岂不是唯心主义的打肿脸充胖子吗?因此说这就是"禅机",通俗来说就是"一念之差"。

无论生活工作还是社交,都会遇到一些烦心事儿;看得淡漠一些,挺一挺也就过去了;如果非要争出个"胜负手",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禅宗,其宗教要旨就是"见性成佛"、不立文字;不用出家,甚至无需修炼;;只要"顿悟"——这个"顿悟"的过程可以是"唯心"(想通了),也可以是"唯物"(认清了事物的本质)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3207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