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庆公主

宝庆公主,第1张

宝庆公主 明朝有一种“朝天女”,世袭官职,享尽荣华,为何却闻者色变?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70岁的朱元璋躺在病榻上连喘粗气的力气都没了。

如花似玉的嫔妃们平时难得龙宠,这会儿奉命轮流御前侍疾,这一天伺候老朱的是翁妃和李淑妃。

翁妃是蒙古弘吉剌部人,六年前老朱夜读《元氏》,读到弘吉剌部强盛往事时,忍不住问侍臣:“弘吉剌部还有后人吗?”弘吉剌部是蒙古草原上五大部落之一,以盛产美女著称,蒙古贵族都以娶到弘吉剌女子为荣,成吉思汗的母亲和妻子都是弘吉剌美女。

侍臣心领神会,不久就带来南海卫正千户瓮氏14岁的姑娘。

从那时起翁姑娘入宫,伺候老朱六年,只是没有生下一儿半女。

翁妃身上的香气阵阵,飘入老朱的鼻孔。

沉睡了很久的老朱醒来,定定地看了她好一会儿,嗓子里呜噜呜噜地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声音。

身边人辨析良久才听清:“能久侍朕乎?”意思是你们能长久地侍奉我吗?这话问的,纵然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也不敢说呐!于是二人跪倒呼万岁,意思是妾等伺候陛下那是无上光荣,俺们愿意天天伺候您。

老朱一脸冷笑:真蠢,都听不懂话外之音,朕的意思是你们愿不愿意到地下,永远伺候朕?翁妃、李淑妃愣了半晌才明白了这个“久”字是什么意思,顿时吓得浑身筛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老朱一撂脸:赐白练,给朕殉葬吧!估计一旁的皇太孙朱允炆都被搞傻了:老头病糊涂啦?人家汉武帝立子去母,这两位也没儿子啊,杀她们干嘛呢?这个故事记载于査继佐的《罪惟录》,没有交代题干中的“朝天女”跟这个故事有什么关联,《明史·后妃传》交代了:“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

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

如张凤、李衡、赵福、张璧、汪宾诸家,皆世袭锦衣卫千百户,人谓之‘太祖朝天女户’。

历成祖、仁、宣二宗皆然。

”原来,朱元璋让翁妃、李淑妃殉葬跟政治无关,纯粹是“个人爱好”,而且殉葬的远不止瓮、李二人。

这些被殉葬的女子就是“朝天女”,她们的家属就被称为“朝天女户”,会享受优待政策,这个习俗后来成了惯例。

殉葬这个陋习,作为早期贵族葬礼的“规定动作”,早在春秋战国就饱受争议,因此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朱元璋却恢复了这个残忍的制度。

那些饱读诗书的文人士大夫也知道这么做容易挨雷劈,所以在史料中尽量掩盖,导致很多细节不得而知,我们从零碎的资料中整理出以下几个细节。

什么人能有资格做“朝天女”?有一种说法是,“朝天女”是那些没有生育的嫔妃,但这个说法未必准确。

以朱元璋为例,给他殉葬的女子有46位(此数字有争议,有十几个,38个等多种说法),其中宝庆公主的生母应该就是“朝天女”。

朱元璋驾崩时,宝庆公主才3岁,是老朱最小的一个孩子。

民间传说其生母张美人因此被特赦免于殉葬,但在《文皇帝实录》中却记载说:“主,太祖皇帝第十六女也,生而太祖崩,母张氏亦卒。

”意思是老朱驾崩时张美人也死了,怎么死的?没交代。

如此巧合,大概率成了“朝天女”!明仁宗朱高煦驾崩后,他的宠妃郭贵妃也成了“朝天女”,但她却生了三个皇子。

由此可见,所谓“朝天女都是没生过孩子的嫔妃”之说,是靠不住的。

那么,到底“朝天女”的选择标准是什么?谁有决定权呢?从目前史料来看,“朝天女”选择根本就没有标准,所有的嫔妃,甚至宫女都有可能进入“光荣榜”。

只有一个人肯定被排除在外,即皇后。

而决定“光荣榜”名单的,正是皇后和太后。

“朝天女”能得到什么优待?求生是人的本能,这些青春年华的女子谁不留恋人间?更让她们恐惧的是“朝天女”的死法。

所有朝天女梳洗打扮后被集中在一间大殿,横梁上早就悬挂好了一排排白绫,女人们哭作一团,哆哆嗦嗦爬上凳子,在太监们的催促中将白绫套在脖子上。

太监一脚踢开凳子,一条鲜活的生命在痛苦的挣扎中消失。

倘若遇上胆小的,或者不愿意配合的,就会有人帮忙,强行帮她升天。

据说还有被毒杀,或者被灌水银而死的。

但无论哪一种死法,那么多人哭声震天,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姐妹顷刻香消玉殒,谁不胆寒?假如有儿女在人间,那种生离死别岂不是撕心裂肺?唯一让“朝天女”欣慰的是,她们的死会得到三个补偿:一,火线提拔临死前,“朝天女”的等级获得到提拔,甚至坐火箭破格“升职”,同时赏赐一个美谥。

比如宋仁宗的谭昭容晋升顺妃,谥号“恭僖”,明宣宗的何贤妃晋升为贵妃,谥号“端静”。

二,配飨祭祀祭祀在古人心目中是头等大事,得不到祭祀的人就是“孤魂野鬼”。

有资格与皇帝一起,在祭庙享受祭祀的除了皇后外,还有少数重要的大臣及妃嫔,当然,他们只能叫“配飨”,意思是皇帝与皇后坐主位,他们陪吃。

本来没资格“上桌”的女人们,因为“朝天女”的身份获得了配飨资格,身后不愁挨饿了。

三,福荫父兄在现代人眼里,这一点最实惠,可惜跟“朝天女”本人无关。

“朝天女”的父亲或兄弟,会获得锦衣卫千户,或者百户的带薪职位,且可以世袭。

锦衣卫千户正五品衔,百户正六品衔,不算太低,关键是能世袭。

但如果你以为这是个“永久饭票”,那就未免太天真了。

古代所谓世袭,很少有超过三代的,朝廷有的是办法给你剥夺了。

因此,所谓的补偿其实不大靠谱,如果女子们能有选择的权利,估计没几个愿意做“朝天女”。

明朝谁有资格获得人殉待遇?值得注意的是,明朝不光是皇帝,诸侯王也有获得人殉的资格。

比如周王朱有炖,他的王妃巩氏,以及夫人施氏、欧氏、陈氏、张氏、韩氏、李氏,就全部被殉葬了。

由于朱家人开了个恶劣的先例,导致民间殉葬之风抬头,但都打上了“自愿”这个遮羞布,舆论也鼓励所谓的“贞洁烈女”给丈夫殉葬。

“朝天女”制度是如何终结的?从朱元璋恢复殉葬制度后,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代宗朱祁钰都用了“朝天女”,五位皇帝的殉葬女一百多人。

谁也没想到,宣布废止殉葬制度的居然是大明王朝最没有作为的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曾经在土木堡被蒙古人俘虏,又被弟弟囚禁多年,大概是经历了生死劫难,对生命有了反思吧。

“朝天女”这个名字听起来似乎不错,但其实背后都是血和泪!要想说明白什么是“朝天女”,就要从中国古代一项最为残忍的制度——殉葬说起了。

所谓殉葬,就是用活人陪死者一起葬入陵墓,以保证死者在死后继续能有人服侍,过奢华的生活。

这种制度,在商朝时最为流行,不仅是君王,大部分贵族死后,只要有条件的,都会将自己的妻妾、奴仆、武士杀死,为自己陪葬。

殉葬制度一直到秦朝都是很流行的,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即位,下诏令说“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

”也就是说,凡是没有生过儿子的,都要给秦始皇陪葬。

除此之外,为了防止泄露秦始皇陵的秘密,所有工匠全部殉葬,估计实际上给秦始皇殉葬的人数以万计。

但是,这种残忍的制度,在汉朝之后就渐渐式微了。

汉朝的继位重要皇帝,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都不支持活人殉葬制度,虽然没有彻底的将其废除,但皇帝不喜欢,下边的人自然也不敢大行其道。

所以汉朝初期虽然还有殉葬,但次数很少,人数也少,大多数实行的还是陪葬制度,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到了宋辽金元时期,殉葬制度突然又死灰复燃了,起因是一件很搞笑的事。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死后,他的皇后述律平掌权,但是有很多大臣不服。

于是,述律平就把这些大臣召集起来,问他们想念先帝否?大臣们不疑有他,立刻痛哭流涕地表示,十分想念先帝。

述律平趁机说道,既然如此,那你们就下去陪伴先帝吧!于是,将所有“想念先帝”的大臣诛杀,殉葬太祖。

这可不是杀了十个八个,也是三十个五十个,而是一百多个,几乎将辽朝的文武大臣一扫而空。

以后凡是想质疑述律平的,述律平就问他想不想念先帝。

终于有个大臣受不了了,他问述律平,你才是先帝最亲近的人,你怎么不下去陪伴先帝?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哪有你伺候的好?述律平也是个狠人,她当即用刀切断自己的手腕,说要不是儿子还小,我就下去陪伴先帝了,你们先去,我等儿子大了就到。

从此之后,辽朝就兴起了用活人殉葬的制度,并且影响到了后来的金朝和元朝,这两个朝代都有活人殉葬的记录。

但是,规模都不大,而且到了元朝后期殉葬制度已经完全废止了。

但是,重点来了,明朝时朱元璋却恢复了这个最残忍的制度,并且将其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之后明朝数任皇帝,以及众多亲王宗室死后,都按此例执行。

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太子妃张氏说“后宫无所出者殉”,其实大大减轻了其残酷程度。

秦始皇死的时候,才是按这个标准殉葬的,朱元璋的做法,要比当年秦始皇狠上十倍。

明初真实历史中,除正宫皇后外,所有妃嫔无论是否生育,都要殉葬,只有皇帝或太后特旨赦免的个别妃嫔,才能免死。

现在很多人只知道朱元璋和大脚马皇后十分恩爱,却不知朱元璋广纳妃嫔,后宫十分充实,史书记载有46位之多,这些妃嫔为其生下了26个儿子和16个女儿。

然而在朱元璋死后,按照他的遗诏,“惟二妃葬陵之东西,余俱从葬。

”即便是那些生育了皇子的妃嫔,她们的儿子已经是镇守一方的藩王,也不得不殉葬。

宝庆公主当时年仅3岁,其生母也被强制殉葬。

不仅朱元璋死后有大量活人殉葬,他的儿子们死后也让其妻妾殉葬。

更残酷的是,皇次子秦王朱樉死后,朱元璋下令秦王妃王氏,这可是正妻啊。

从此之后,亲王郡王的正室王妃如果“无所出”,就是没有生育儿子,也要和侧妃、姬妾一起被强迫殉葬,生下儿子的才能免死。

这说的还是正室,如果是妾室,那么无论有没有儿子,只要不是当朝太后特旨赦免,都免不了殉葬的命运。

明仁宗生前最宠爱的郭贵妃,生下了3个皇子,又是功臣之女,仁宗死后也不免于被殉葬。

只因为她和张皇后关系不好,未被列入赦免的名单之中。

根据朝鲜的《李朝世宗实录》记载,给明成祖朱棣殉葬的妃嫔人数约30余人;仁宗朱高炽死后有5个妃子殉葬;宣宗朱瞻基死后有10人殉葬;至于景帝朱祁钰,史书上仅记载“诸妃嫔唐氏等”殉葬,具体人数不明。

加上朱元璋,明朝殉葬妃嫔总数至少100人以上。

尽管殉葬制度如此残酷,但明朝时愿意入宫攀龙附凤的女子还是络绎不绝,这一方面是她们寄希望于自己能为皇帝生下子女,从此鲤鱼跃龙门,过上封建社会女性最顶端最奢华的生活。

另一方面,也因为殉葬的女子有特殊待遇。

明朝时,称为皇帝殉葬的嫔妃(宫女殉葬前都要加封号的)为“朝天女”,而她们的家庭则称为“朝天女户”,可以世袭锦衣卫千户、百户的官职,这是比类朝廷一品大员才有的待遇了。

明宣宗朱瞻基死时,除了胡皇后(胡善祥)、孙皇后(孙若微)肯定不用殉葬,生下朱瞻基另外一个儿子朱祁钰的吴贤妃被特别赦免,其余10个妃子都被殉葬,这其中就有被“火线提拔”的宫女,她们在殉葬前才被册封,为其家族挣下了偌大的前程。

锦衣卫是明朝的一个特殊机构,最高负责人叫指挥使,正三品。

锦衣卫千户相当于第二级领导层,正五品。

锦衣卫百户是第三级领导层,正六品。

正五品对应的级别,大约相当于六部的郎中,在地方上相当于知府的副手;正六品对应的级别,大约相当于知州的副手。

这份前程有多大,举个例子,号称明朝第一忠臣的于谦,在打赢北京保卫战之后,也不过为儿子挣下了一个“世袭锦衣卫千户”的世职。

名相徐阶退休前,给孙子争取的职位也是“世袭锦衣卫千户”,这已经是他的最大能力了。

正德年间,明朝大学士、正二品礼部尚书的李东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给儿子挣来了一个尚宝司丞的官职,正六品。

因此,很多妃嫔宫女被殉葬,于自身来说当然是一个悲剧,但对其家族来说,却又是一件“好事”。

一直到明英宗朱祁镇临死前,他才下旨废除了殉葬制度。

因为他曾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人抓了去,为了救他,钱皇后不仅散尽所有私财,而且常年跪在佛前祈祷,一年下来,跪瘸了一条腿,哭瞎了一只眼睛。

因此,当朱祁镇回来之后,对钱皇后那是由衷的感激。

而且,他回来后被弟弟朱祁钰囚禁在南宫那段时间,和一群妃子、奴婢、罪妇,一共生下了7个儿子6个女儿。

虽然明英宗当皇帝不咋地,但那只是他能力不足,其为人还是有可称道之处的。

想到自己死后,没有生下儿子的钱皇后,以及在他患难时照顾他的那些妃子、奴婢、罪妇,可能都要为他殉葬,英宗于心不忍。

于是在临死前,朱祁镇下达了一道功德无量的“罢宫妃殉葬”诏书,“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子孙勿复为之。

”至此,用活人殉葬的残忍制度才得以废除。

虽然私下里仍偶有人为之,但所谓的“朝天女”“朝天女户”已不复存在。

综上所述,所谓“朝天女”就是为皇帝殉葬的妃嫔宫女,她们的家族因为她们的付出,可以世袭锦衣卫千户、百户的官职,待遇直追朝廷一品大员,被称为“朝天女户”。

对爱女儿的家庭来说,当然是闻之色变,绝不愿意拿女儿的命去换所谓的荣华富贵;但对于把女儿作为筹谋的家庭来说,牺牲一个女儿,能够为家族换来如此大的利益,只怕还心中窃喜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3229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