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正不令而行,第1张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蕴含着什么样的道理?

出自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语出孔子《论语·子路篇》。

其全句义为:孔子说:“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此警句,在当今仍有反腐倡廉的现实意义。

我是曼声阅读,与你共同学习!《论语 子路》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在上位者)自己行为端正,不用下命令,下属就会听从;自己行为不端正,即使下了命令,下属也不会听从。

这句话是强调,在上位的人,自身的表率作用非常重要。

自己的一举一动,无形中对下属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具有示范作用。

高赞李将军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结尾,引用了孔子的这句话,作为对李广将军的高度赞扬:“《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说的就是李将军吧!李广老实厚道,看起来像一个乡下人,他不善言辞?可是到他死去时,天下人无论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为他悲哀?他那忠实的品格确实得到了人们的信赖啊!对读书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条小路”,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却可以用来比喻大道理啊!这个道理是什么?就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李广讷口少言,却本领高强,射技精湛,有勇有谋,爱护士卒,清正廉洁,与士兵同甘苦,与百姓共生死,为民除害。

王勃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有“飞将军”赫赫声名,却命途多舛,难得封侯,着实令人感叹!然而,他可以不善言辞,他可以在受到伤害时不会辩解,但却丝毫不妨碍他被人们记住,留名青史。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他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说的不多,却勤务做事。

君子总是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着身边的人。

君子不屑于言辞,不屑于争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君子放在哪里,都自带光环,一眼便可认出,决不在于有无功名!一部《论语》的思想,会永远影响着国人,教育着国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今天仍具现实意义。

“身教重于言教”,如果家长做得好,孩子自然听话;如果带头人能以身作则,手下自然懂得规则。

如果管理者正直,服从者一定正直。

修养自己的身心品德,是每一个人都要做的头等大事。

因为每一个人的行为,都会对比人产生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3286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