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白鹿原

陈忠实白鹿原,第1张

陈忠实白鹿原 陈忠实的《白鹿原》最感动你的是什么?

作为当代中国人,我们的精神都分娩于乡土中国,白鹿原以一种生命根须的意义,时刻提醒着我们与乡土的联系。

读陈忠实的《白鹿原》,一种乡村田野的风味,一股现实主义气息,一腔浓烈的骨肉情乡土情,扑面而来,让人神驰久远,如痴如醉。

对很多人来说,历史只是年代和事件名称的罗列,但对老百姓,没有什么历史,只有切切实实的日子。

《白鹿原》讲述的是白鹿村当地四代人的生活变迁,从清末到民国,从抗日到内战,再到建立新中国。

那个背景下老百姓如何过日子?陈忠实用小说还原了。

陈忠实人生的最后阶段,口腔癌的折磨让他痛苦不堪,书写民族宏伟秘史的人必然付出巨大代价。

“世上有许多事,尽管看得清清楚楚,却不能说出口来。

有的事看见了认准了,必须说出来﹔有的事至死也不能说。

能把握住什么事必须说,什么事不能说的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这就是这位拥有民族精神的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所留下的掷地有声的话。

《白鹿原》看过有十来天了,一直没有写读书笔记。

阅读的过程很流畅,几乎可以不中断地读完。

人物不少,但是个个性格分明,时间线的插叙也错落有致。

个人认为这本书与莫言的《生死疲劳》及严歌苓的《陆犯焉识》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其比《生死疲劳》少了魔幻,比《陆犯焉识》人物更多故事更丰富。

这几处地方印象深刻,记录下以留念。

1、朱先生的“最后一卦”朱先生是白鹿原族长白嘉轩的大姐夫,是教书先生,也是全村人敬重的人物,村民们把他当圣人一般的存在。

故事接近尾声时,黑娃去见朱先生。

黑娃试探道朱毛能否得天下。

朱先生断然肯定:“天下注定是朱毛的。

”黑娃问朱先生的凭证。

朱先生轻松地说:“凭证摆在人人面前,谁都看见过,就是国旗

”黑娃奇怪地问:“国旗?”朱先生爽朗地说:“国旗上的青天白日是国民党不是?是。

可是他们只是在空中,满地可是红嘛!”黑娃醒悟后惊奇地叫起来:“这个国旗我看了多少回却想不到这个……”朱先生也哈哈笑起来:“兆谦呀,你只当作耍笑罢了。

这是我今生算的最后一卦。

”朱先生的如此“凭证”让我与黑娃一样醒悟。

在历史课本上见了这么多回的两面国旗,却从未如朱先生一样从中去发现国共最终结局的玄机。

朱先生总是如此,看起来简单轻松的话,却总暗含玄机。

如他劝白嘉轩辞退长工自耕自食,白嘉轩虽不明所以但还是听从姐夫建议。

直到解放后,土地改革查田定产划定成份,他才猛然醒悟,因为他恰好在解放前三年没有雇长工,按政策他没被划成地主。

-2- 电视剧版海报2、朱先生与妻子的深厚感情朱先生一家是战乱中难得保存完整的家庭。

那天,他让妻子帮他“再剃一回头”。

儿子想帮父亲剃头发,朱先生拒绝了,他说:“我还是信服你妈的手艺。

你妈给我剃了一辈子头,我头上哪儿高哪儿低哪儿有条沟哪儿有道坎,你妈都心里有底儿,闭着眼也能剃干净。

”朱白氏用脸偎着孙儿的脸蛋儿,斜过眼丢给朱先生一个慈爱嗔怪的眼色。

这是一个温馨的午后。

一家人齐齐整整地聚在一起,老人平安,儿子儿媳孝顺,孙儿乖巧。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也就这一家,得以如此完整。

朱先生的这段话,饱含沧桑与爱意,“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这是朱先生一生中的最后一个下午。

剃完头发后,他坐在旧藤椅上,安静离世。

触动我的还有他的遗嘱:不蒙脸纸,不用棺材,不要吹鼓手,不向亲友报丧,不接待任何吊孝者,不用砖箍墓,总而言之,不要铺张,不要喧嚷,尽早入土。

白鹿原最好的一个先生就此谢世,流芳千古。

朱先生的最后一名学生,黑娃写的挽词:自信平生无愧事   死后方敢对青天3、家庭主妇鹿贺氏危难时的沉稳表现鹿子霖被押监。

两个儿子分别加入国、共二党在外。

平日里默默无闻只顾照顾家庭烧香拜佛的鹿贺氏“表现出了一般男人也少有的果决和干练”。

她不与任何亲戚朋友商量,就把老阿公和鹿子霖藏在牛槽底下墙壁夹缝和香椿树根下的黄货白货挖掏出来,把拭净了绿斑的银元和依然黄亮的金条送给那些掐着丈夫生死八字的人,她不仅没有唉声叹气痛心疾首,反而独自开心说:“我说嘛,把这些东西老藏着还不跟砖头瓦碴一样?而今倒派着用场了。

”她还辞退工人卖田地和牲畜卖了门楼和门房,想尽一切办法得到钱财,再把得带钱财一次次送给法院法官。

“我只要人。

”她的主意既坚定又单纯,丝毫也不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尽管这个男人有过最令女人妒恨的风流勾当,但这个家庭里不能没有鹿子霖。

萧红说过:“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

”鹿贺氏可以在丈夫和儿子们都不在身边时,淡定地独自拿主意,四处奔走搭救丈夫,表现出了绝对的果断和坚定。

阿城在《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里提到过:“世俗间颓丧的多是男子,女子少有颓丧。

女子在世俗中特别韧,为什么?因为女子有母性。

因为要养育,母性极其韧,韧到有侠气,这种侠气亦是妩媚,世俗间第一等的妩媚。

”白嘉轩的妻子仙草也是个坚韧之人。

村子里突然出现空前的大瘟疫,白嘉轩安排除自己外一家老小到村外去躲避瘟疫。

仙草不听他的安排:“我咋能撂下你走呢?我比你还贵重吗?”“要是这屋里非要走一个人不可,只有我走我好。

”后来仙草感染了瘟疫。

死前最放心不下的两件事:“谁给你跟老三(鹿三,家里长工)做饭呀?”“你把马驹(大儿子孝文)跟灵灵叫回来让我看一眼……”那个时候,女人的一生都是为了丈夫和孩子。

-3- 剧版海报4、“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白家小女儿白灵加入共产党,白嘉轩与女儿断绝关系。

军统来白鹿原找“共匪”白灵,大搜白家。

白嘉轩沉默了半个月,一天晚上对两个儿子说了这么一段话:你俩还没经过多少世事

世事你不经它,你就摸不准它。

世事就是俩字:福祸。

俩字半边一样,半边不一样,就是说,俩字相互牵连着。

就好比罗面的箩柜,咣当摇过去是福,咣当摇过来就是祸。

所以说你们得明白,凡遇好事的时光甭张狂,张狂过头了后边就有祸事;凡遇到祸事的时光也甭乱套,忍着受着,哪怕咬着牙也得忍着受着,人过了受过了好事跟着就来了。

你们日后经的世事多了就明白了。

“没多少文墨”的白族长用自己大半生的经验解释了“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的道理。

比起这句古话,我更喜欢白嘉轩长长的这段阐释,有一种经历许多世事的沧桑感。

刘亮程一篇文章里写的:“马老得走不动时,或许才会明白世上的许多事情,才会知道世上许多路该如何去走。

”-4- 剧版海报5、最珍贵是——人鹿子霖从监牢里被释放。

二儿子兆海在外与一女子生了一个小孩。

女子把小孩带到白鹿原,传递了兆海已死的消息并把小孩放在鹿家后就离去了。

败落的屋院里,唯有小孙子的不期而至注入了活力。

这股活力也注入鹿子霖的心里,使他心生暖意。

鹿子霖大声憨气地对女人说:“你说啥最珍贵?钱吗地吗家产吗还是势吗?都不是。

顶珍贵的是——人。

钱再多家产再厚势威再大,没有人都是空的。

有人才有盼头,人多才热热闹闹;我能受狱牢之苦,可受不了自家屋院里的孤清!”朱先生一家、白嘉轩一家、鹿子霖一家,家庭完整程度递减,温馨度随之递减。

战乱年代,人人平安是最紧要的。

老人独守在家,青年赚钱养家,小孙子们则是一家人幸福欢乐的源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3339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