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余粮

家有余粮,第1张

家有余粮 传统的“家有余粮心不慌”和时代的超“前消费再努力”,对这两种观念你怎么看?

先说句题外的话。

经济学上,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是投资、消费、岀口,其中的消费指的是内部需求,即本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它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现在回到本问答上。

因与本问答无关,其他两个方面不谈,只谈谈消费。

既然经济增长主要的刺激手段是消费,从国家层面来讲,希望大家在可能的基础上尽量消费,用收入、消费、再收入的方式来扩大GDP的基础面,适度货币贬值,使人产生存“钱”不如存“物”的心里暗示,这就正好契合了人们超前消费的心理安慰。

但是,从物质匮乏年代过来的人,经历过大灾荒,明白关键时刻还是“人有不如自有,自有不如怀揣”的重要性,但过度的储蓄思维,这也是造成现在的广义货币突破二百万亿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信大家问问老一些的同志,那一个人都会尽可能地在钱粮上留一手,以备不时之需。

我认为,凡事都有多样性,我们既不能光讲“家有余粮心不慌”,要求人们在物质追求上继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老传统,也不能过度追捧超前消费是刺激经济的灵丹妙药,搞寅吃卯粮那一套,遇到棘手问题便抓瞎。

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大肃条就是以前年份过度消费留下的顽疾,当时美国竟然对无固定收入群体办理无首付房贷,为后来的大肃条留下隐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充分说明,凡事有度,才是立身守命的至要条件,别走极端,搞有条件的“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中庸之道,才能使好日子越过越好。

既要积谷防饥,也要适当超前!此话看似矛盾,实不矛盾。

现在的年轻人,不能吃苦也不耐劳,难以自律又会享受,寅吃卯粮,超前消费。

遇到天灾人祸,若无外援,必陷绝境!然而,父母的援助毕竟有限,何况父母渐老自身难保。

所以,必须积谷防饥,蓄财防灾!但年轻人又难以自律,怎么办呢?靠压力!适当的超前消费,就是压力。

这里所说的”适当超前消费”,是指生活必需的房和车。

每月都要还房贷车贷,逼得他不得不努力工作。

至于其他不必要的”超前消费”还是免了吧!除了还贷和生活必需的消费以外,还要存点钱,以备不时之需。

毕竟,谁都不敢保证没有天灾人祸,谁都不知道疾病、失业何时降临。

中国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主要是靠能吃苦耐劳的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推动。

吃苦耐劳、勤奋节俭、聪明睿智,是中国人的核心竞争力。

年轻人没有继承父辈的优良品德,中国人未来的竞争力正在消失,堪忧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3446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