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树万树梨花开全诗

千树万树梨花开全诗,第1张

千树万树梨花开全诗 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化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怎么知道辛弃疾一定看过岑参的诗?

用词遣句,自由发挥,如有雷同,实属正常。

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和岑参的: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不要说化用,说翻版也不过分。

凭辛弃疾的才华,用得着化用别人的诗句吗?既使相同也只能说明英雄所见略同

斯典错焉应有误,此言差矣可存疑。

不知道是哪一位先生说的辛弃疾《青玉案》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是化用岑参的“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里存在马虎之处。

千树有两解,一是搭配以梨花用来形容雪,即岑参诗意。

而且这个比喻岑参不止用过一次,在《送杨子》中也有“我是梨花千树雪”(另一版本是李白所作),韩退之也写过“闻道郭西千树雪”,其核心是将梨花之白和雪花之白融在一处。

二是形容树木之多,比如韩退之《同水部张员外》“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比如刘禹锡《玄都观》“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比如郎士元“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稼轩此词是用千树一词形容烟花之绚烂,而不是雪花之纷纷。

所以,这个典故或者这个化用是不存在的。

如果非要扯上化用,宁可是刘禹锡的《和仆射牛相公》“犹忆洛阳千树花”,或者白乐天《宿杜曲花下》“觅得花千树,携来酒一壶。

”或者是温飞卿“西州城外花千树,尽是羊昙醉后春。

”题主所问为何稼轩读过岑参诗,这是必然的,古代文人读书大抵范围是经史子集,而这个集就是诗赋,从诗经开始到乐府,再到魏晋南北朝那些大伽是不能落下的,尤其是初唐或盛唐那些诗人都是熟读魏晋南北诗歌。

而且从中唐之后,陆续有名人大伽的诗集面世,更有所谓的《唐诗选》,这个唐诗选不是现代人编写的唐诗选,而是唐朝人编写的唐诗选集。

这个渊源来自于孔子,孔子编诗,而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也是后人汇编之作。

所以,每个朝代都有文人编撰历代精美经典,因此稼轩做为一个富家公子哥,读到岑参的代表作并不稀奇。

当然,这种合集很多,但流传下来的并不多。

宋人喜欢集唐诗,而到了清朝更是令人发指,唐三百,宋三百,宋六十家,全唐诗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同时,我们现在能看到了诗话中也有许多精美之作,而诗话从《文心雕龙》开始就已经哈皮了,从司空图开始更是一发不可收拾,里面有无数前人的妙句绝诗。

小可电脑里就有诗话,其精妙之处,比那些狗屁的诗词鉴赏大辞典高出一亿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3452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