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前三名

科举考试前三名,第1张

科举考试前三名 为什么科举考试中的第三名被称为“探花”?

历史学习之窗为您解答。

说起科举,这可是中国古代的高考,它的第一二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和探花。

其实一开始“探花”并不是表示科举考试的第三名,这个词和科举考试有关系,但是和第三名没什么直接关系。

“探花”一词最早是在唐代出现的,在当时,进士及第后会举办一个宴会。

在宴会开始之前,会先从及第的进士中挑两名最年轻的进士,他们俩就被称为“探花”,而之所以称他们为“探花”,是因为他们要在园子里采摘鲜花,然后用摘到的鲜花去迎接状元。

所以说,此时的“探花”并非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科举第三名的“探花”。

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

因为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分列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体的眼部地位,所以称作榜眼。

由于“探花”这个词的出现率颇高,全国上下,都知晓这个名词,况且,总要有个“第三名”的代称,于是到了南宋后期,榜眼成为第二名的专名,“探花”就演变为了“第三名”的专有名词了。

好了,解答就到这了,欢迎您继续关注历史学习之窗头条号,和我一起讨论历史问题。

谢谢!

北宋将探花作为第三人的代称,加上唐代有庆祝进士及第的探花宴,但是探花用于进士第三名的称谓据推测是在明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3474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