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武

马武,第1张

马武 《说唐》中出现的“醉酒斩姚期,醒来逼邓禹”是怎样一个故事?

这句话是《说唐》中玉帝派二十八星宿下凡帮助紫微时,二十八星宿哭诉的,故事发生在他们上一次临凡转世之时……奉旨临凡西汉末年,有王莽篡汉,玉帝命紫微临凡延续大汉气运,同时派二十八星宿同行辅佐,诸神领旨而去。

紫微转世为刘秀,二十八星宿为云台二十八将。

刘秀乃天命真主,有大气运加身,再加上云台二十八将的辅佐,一路披荆斩棘,终于推翻了王莽,重建大汉。

天下太平后,看似一片歌舞升平,殊不知新的危机在不知不觉中到来了……姚刚闯祸姚刚因功奉旨在京城夸官,不想在国丈府门前被国丈郭荣一番侮辱,大怒之下失手将郭荣打死,闯下大祸。

姚刚之父姚期乃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是刘秀的股肱之臣、心腹爱将,听闻姚刚所说勃然大怒,将姚刚一顿毒打,之后五花大绑压上金殿,请刘秀降罪。

刘秀念在其父子对社稷之大功,免姚刚死罪,改为流放,并承诺“姚不背汉,汉不负姚”,姚期父子感动大哭,叩谢圣恩而去。

郭妃毒计郭妃听闻父亲被姚刚打死,姚期不受牵连,姚刚只被流放,心中大恨,于是施展浑身解数迷惑刘秀。

看着千娇百媚的美人在怀,刘秀被忽悠得晕头转向,喝得酩酊大醉,人事不省。

郭妃趁机矫诏姚期进宫。

姚期不明所以,刚到内宫就被侍卫拿下,之后郭妃又假传圣旨,冠姚期以“私入禁宫,淫乱宫闱”之罪,压至午门斩首。

一个心善的小太监偷偷将消息通知邓禹。

这邓禹文武双全,乃是刘秀驾下首臣,听此变故大惊,连忙上本保奏姚期,不想连上三本,俱被郭妃扣下,犹如石沉大海。

屠戮功臣邓禹无奈,找到马武商量对策。

马武是二十八将中第一个会厮杀的,地位超然,闯宫砸门,惊醒了刘秀。

刘秀得知此事,急忙命人追回杀姚期的圣旨,可惜为时已晚,姚期头以落地,刘秀大怒,迁怒邓禹,称其保本救护不利,将其削职为民,罢免一切官爵(刘秀不知道郭妃奸计和扣押本章之事)。

邓禹有屈难说,不堪受辱,一时激愤撞死在金殿之上。

一日之内连损两位良臣,刘秀大受打击,他一向酒品不好,此时尚未清醒,加上郭妃在旁煽风点火,刘秀感到一众老臣恃功而骄,威逼皇权,勃然大怒,将一众不明所以的老臣尽数诛杀,只留下悍将马武一个。

马武自尽马武气满胸膛,这哪里还是那个贤明的君主?于是掀起铺垫金砖冲上去要打刘秀,刘秀魂不附体,跑进内宫,紧闭宫门,任凭马武如何敲打就是不开。

马武回顾过往种种,不由老泪纵横,昔日兄弟俱亡,自己又如何苟活?于是以金砖击首,脑浆迸裂而亡。

刘秀之死此时刘秀酒醒,觉得事出反常必有妖,一查之下得知乃是郭妃暗中捣鬼,于是赐其三尺白绫,勒令郭妃自尽。

心怀愧疚的刘秀赶赴太庙向祖先灵位告罪,在高台之上恍惚间见云台二十八将满脸是血,凄惨驾云而来,又有马武持金砖要打自己!刘秀惊惧之下,失足摔下高台,绝气身亡。

以上种种来自演义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上的刘秀从来没有残杀过功臣,所以切勿混淆。

“醉酒斩姚期,醒来逼邓禹”出自清代小说《说唐全传》第四十六回《秦王夜探白壁关,叔宝救驾红泥涧》。

一,星宿间的恩怨这回书说的是秦王李世民在白壁关前被宋金刚手下猛将尉迟恭打的四处逃窜。

秦叔宝与程咬金等人保定秦王,与尉迟恭大战的故事。

在故事中,作者插入了一段神话情节:西汉后期,人主无道,汉室江山即将灭亡。

玉帝命紫薇星投胎为刘秀,又命二十八星宿去辅佐他中兴汉室。

后来,刘秀成就帝业,而辅佐他的二十八位将领就是著名的云台二十八将。

但刘秀登上皇位后不能与二十八将相始终,一次醉酒误杀了姚期,酒醒后又将责任推给邓禹,逼的邓禹撞柱而亡。

姚期,邓禹之死令众开国功臣十分寒心,而刘秀为预防众将反叛,残忍地将二十八将屠戮殆尽。

众星宿重回天庭后,深恨紫薇星刻薄寡恩,从此便结下了梁子。

转眼又到了隋朝,玉帝推算出隋朝国运将终,又把紫薇星派下去投胎成了李世民。

玉帝老儿还想要二十八星宿下凡辅佐,众星宿坚决不去,并对玉帝哭诉了“醉酒斩姚期,醒来逼邓禹”的伤心往事。

玉帝见二十八星宿对紫薇星恨之入骨,只好派三十六天罡星下凡辅佐。

这三十六天罡正是秦叔宝,程咬金,魏征等隋唐三十六条好汉。

二十八星宿对此很是不服,便一起投入下界,投胎为王世充,窦建德等隋末二十八路反王,与李世民为敌。

描写隋唐故事的书最有名的当属清初褚人获得百回本《隋唐演义》。

鲁迅先生曾评价这部小说:叙事多有来历,殆不亚于《三国志演义》。

惟其文笔,乃纯如明季时风,浮艳在肤,沉着不足!正如鲁迅所指出的那样,《隋唐演义》在忠于史实的同时,又大量吸收了前人创作的隋唐故事。

这是小说的长处,但毕竟是文人作品,文笔过于浮华艳丽,故事也偏重于儿女情长。

这样的小说,底层老百姓看起来自然觉得不够味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语言风格简单,故事天马行空的六十八回本《说唐全传》就诞生了。

同是讲隋唐故事的小说,《说唐》更注重的是情节迎合底层人民的胃口,至于史实,那倒是退而居其次了。

于是就有了刘秀醉斩姚期,逼死邓禹以及二十八星宿斗紫薇的的荒诞情节。

二,戏曲中的刘秀光武帝刘秀本是历史上少有的善待功臣,且道德几乎接近完美的君主,与铫(yao)期,邓禹等名将都君臣相始如一,根本不存在屠戮功臣的情况。

但不知从何时起,刘秀在各类民间戏曲和小说中变得面目狰狞,昏庸残暴。

而且由于字形相近的原因,一些故事中常常将“铫期”讹写为“姚期”。

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属传统戏曲《打金砖》(又名《二十八宿归天》)了。

在这部戏曲中,刘秀斩姚期,逼邓禹的情节被演绎得活灵活现:东汉开国后,刘秀日渐昏庸,他整日与郭妃饮酒作乐。

郭妃的父亲郭荣也凭借女儿的势力权倾朝野。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姚期此刻已经年老,但仍忠心辅佐刘秀,他很看不惯郭荣不可一世的样子,郭荣也深恨姚期常与自己作对,一直想找机会灭掉他。

恰巧姚期的儿子姚刚被刘秀封为千南王,并御赐插花,令他披红跨马夸官三日。

这让奸贼郭荣怒不可遏,他拦下姚刚的坐骑当众羞辱,姚刚是个火爆脾气,又嫉恶如仇,一怒之下擦剑杀死郭荣。

儿子把国丈杀了,这还得了。

姚期急忙将儿子绑缚来到金銮殿向刘秀请罪,刘秀念姚家两代扶保汉朝,便以“姚不反汉汉不斩姚”为由赦免了姚刚的死罪,改为充军发配。

姚期感念皇帝的从轻发落,又劝刘秀修身养性,莫再滥饮。

刘秀听从,便答应姚期从此戒酒。

郭妃深恨姚期父子,便在后宫用引诱刘秀破酒戒,于是刘秀又喝得酩酊大醉。

郭妃撺掇刘秀传圣旨召姚期入后宫,要他当年拜谢自己。

姚期来到后宫,刘秀已经醉地趴在桌上。

郭妃忽然摔落酒杯,向刘秀哭诉姚期居心不良,趁君王酒醉之时调戏自己。

刘秀闻言大怒,命武士将姚期推出斩首。

护国军师邓禹得知这个消息后,一连上了三道本章请求面君。

却都被郭妃扣押,无法递到刘秀面前。

邓禹只好请王爷马武帮忙,在戏文里,马武的武器就是一块金砖。

马武得知一切后怒不可遏,手持金砖,直闯后宫。

刘秀见马武手持金砖,登时吓出一身冷汗,酒也醒了大半。

连忙传旨刀下留人。

但此刻为时已晚,姚期早就被斩首了。

刘秀既愧且羞,便迁怒于邓禹,认为是他不及时劝阻,才使姚期丧命。

为了遮掩自己的过错,刘秀下旨将辅佐自己开创河山的邓禹贬为庶民,邓禹大骂刘秀无道,随后一头撞死在金殿之上。

逼死了邓禹,刘秀整日疑神疑鬼,担心昔日的老臣们会趁机反叛,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用各种理由屠戮老臣。

杀到最后,云台二十八将只剩下了马武。

马武此刻对刘秀已经恨之入骨,便在朝堂上痛骂刘秀,又手持金砖要将昏君打死。

刘秀被追赶入宫中躲避,马武则被武士们拦阻不得入宫。

愤怒的马武只好举金砖打碎了自己的头颅,死在宫门外。

至此,二十八星宿回归天庭。

刘秀屠戮了二十八将,忽然清醒过,懊悔不已。

他杀死郭妃,又来到太庙向先祖请罪。

而二十八将的冤魂在太庙显灵,要刘秀以死谢罪。

马武则举着金砖冲上来要打他,刘秀被吓得狂奔出太庙,脚下一滑,摔死于太庙高台之下。

至此,紫薇星也回归天庭。

一代明君光武帝,在《打金砖》中就是这样一跤摔死了。

戏曲中的刘秀,与历史上的刘秀可真是南辕北辙啊!《打金砖》虽然严重违背史实,但由于剧情中充满了底层百姓喜闻乐见的忠奸斗争,怪力乱神等经典元素,又经过一代又一代戏曲和说书艺人精湛的表演,故此能长久不衰,一直流传到了如今。

在古代,底层人民深受压迫,对高高在上的帝王自然不会有什么好印象。

这大概也是《打金砖》产生并能广为流传的原因吧!三,历史真相写到这里,有必要简单的提一下历史上的刘秀,铫期和邓禹。

光武帝刘秀,是地道的汉室后裔。

由于推恩令的缘故,到他这辈的时候已经沦落为南阳郡的普通农民。

刘秀为人勤恳,待人谦恭,被乡亲们称为“忠厚君子”,又因为长相俊美,被称为“美须眉者”。

王莽末年,天下大乱,各地打出恢复汉朝的旗号反莽。

刘秀就是在那时走上造反之路的,他机智沉着,在昆阳城率数千汉军击败了王莽的四十万主力,从此一战成名,名满天下。

刘秀对结发妻子阴丽华的专一和深情在历代帝王中都是少见的。

故此后世也常常受到今人的称赞。

他打天下时为了团结河北的割据势力,迎娶了后来的第一任皇后郭圣通。

虽然光武帝得到天下后确实为了结发妻子而废掉郭皇后,但历史上的郭圣通并不是什么奸妃,不过是一个略有些脾气的女人罢了。

光武帝中兴汉室后,尊崇儒学,严惩贪官污吏,并颁布了许多与民休息,抑制豪强的德政,使原本凋敝的民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最难得的是他是历史上不多见的立国后始终善待开国将领的皇帝。

可以说,无论从个人品格还是执政能力来说,刘秀都几乎无可挑剔。

铫期,是颍川郏县人,他以孝义而闻名乡里。

刘秀在河北发展自己地盘的时候,听说了铫期的美名,便召他为将。

随后,跟随刘秀征战多年,为东汉王朝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

光武继位后,受封安城侯。

先后担任过魏郡太守,卫尉等官职。

铫期为人忠直,敢于犯颜诤谏,刘秀也很尊敬这位老部下的建议,君臣关系十分融洽。

后来,铫期病死,光武帝亲自去祭奠他,并让他的儿子承袭父爵。

邓禹与刘秀认识的人更早,他们同是南阳老乡,又一同在长安学习过儒术。

绿林军攻破长安后,建立了更始政权。

当时刘秀仅仅是更始帝手下的一个将领,许多人劝邓禹到更始朝廷做官,他都一一拒绝。

等到刘秀脱离更始帝,独自前往河北发展时,邓禹激动万分,他一路紧随刘秀,二人在邺城聚首。

从此走向了一起打天下的道路,邓禹为刘秀的发展道路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深受刘秀尊敬。

从刘秀河北略地到攻占河东,再到后来收复群雄,击灭绿林,赤眉余部,一统天下。

邓禹都积极地为刘秀出谋划策,他能文能武,既能向刘秀分析天下时局,又能领兵攻城拔寨,可谓是刘秀的得力助手。

等到天下平定时,刘秀邓禹劳苦功高,封他为高密侯,又封他的弟弟邓宽为明亲侯。

刘秀在天下平定后给予了功臣们优厚的待遇,但也削掉了许多人的兵权,不许他们参与朝政。

邓禹是个特殊的例子,一直到刘秀病死,凡有大事,必定要与邓禹商量,询问他的建议。

邓禹一直活到了汉明帝永平元年才病死,终年五十七岁,而刘秀早在一年前就死去了。

由此也可看出,光武帝与功臣们确实做到了全始全终,并没有《打金砖》中屠戮功臣的荒诞情节。

总结: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和历史真实情况是有差异的,有些时候这种差异往往达到了很大的程度。

这就如同《三国演义》里的刘玄德是个大耳垂肩,双手过膝,讲究仁义道德,动不动就痛哭流泪,使人感觉近乎虚伪的形象。

但《三国志》里的刘备却是个胸怀大志,善于隐忍,百折不挠并十分坚强的硬汉形象。

而《打金砖》和《说唐》中提到的刘秀故事,只是一种艺术创造而已,与历史已经基本没有关系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3657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1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