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超市

大超市,第1张

超市 为什么在农村乡镇上开大超市的越来越多,而且和县城不相上下?

我们镇上前几年,陆续开了6家,150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最好的一家超市一年纯收入在50多万。

如果说电商,是导致实体店越来越难做的罪魁祸首,那么乡镇大中型超市的出现,也是导致乡镇的传统杂货店、批发店、夫妻店等,越来越难做的罪魁祸首。

自从我们镇上有了超市之后,很多以前的小店客流量越来越少了,一些店主坚持不住,只能关门大吉了。

为什么农村乡镇上的超市,越来越多在2008年的时候,我在广东河源龙川县租了一套房子,每天早上去各个乡镇赶集卖东西,在那呆了有两年时间。

我发现原先镇上没有超市的,但不知为何,刚开始是大集的乡镇有超市开业,后来连一些小集的乡镇也有超市开业。

这些超市开张之后,每次我去那边赶集,总是会看到很多村民会进超市购买东西。

2011年的时候,我又去了驻马店新蔡县,在那呆了有5年时间,同样也是去下面的乡镇赶集卖东西。

我也发现当地乡镇上,陆续都开了超市,要说其他乡镇开超市,我是可以理解的。

但在某乡镇离县城有40多公里的地方,当地镇上街道一下雨,路况是下图那样的:这种偏远的小镇,既然也在镇中心有人开了家2000多平方的超市,我是真的不能理解,在这地方开超市能赚到钱吗?结果我发现,每次赶集时,那超市的人流是非常的大。

我特意去观察了一下,收银处有三个,每个收银处,至少都排着30多个人在那等着结账。

当时我就想,去乡镇开超市能赚钱,不过后来我听说,需要投资的钱,就打消了回老家开超市的念头。

结果在2015年,我回家乡,发现我们镇上既然也开了一家面积在1400多平方的超市,这家超市客流量不错。

当时我没在意,因为我回家的时候是过年前,那时外出打工的人都回来了。

我想,等过年后村里人都外出打工了,这家超市生意肯定不好。

然而在2016年,我回家后发现原先一家超市变成了3家,在2017年3家超市变成了6家,到了2018年暑假我带孩子回家玩,看到6家超市只剩下3家了。

自从我们镇上有超市之后,我原本有个亲戚他是在镇上开杂货批发店的,以前一年纯收入在20多万,但他却选择把店转让出去了。

我问这亲戚,不是干的好好的嘛,啥把店转让了呢?亲戚向我大倒苦水,都是这些超市害的,再不转让他房租都付不起。

一、超市货品很全,不让往里带东西亲戚向我说道,在超市刚开业的时候,他还是有些熟客会上他店里买东西,只不过没过一段时间,这些熟客都不愿意来了,他好几次看到,明明自己店里有卖的货品,这些老熟客,还是去超市购买。

他很好奇都是10多年的熟客了,又是乡里乡亲的,为什么自己店里有卖,别人还去超市买呢?于是他就找机会问了几个熟人,才知道原来超市的贮存箱数量有限,外来的东西不让带进超市,所以他们觉得不方便,才进超市买。

二、超市的东西更为的便宜要说超市外来商品不让带进去,也不是一些人选择去超市买东西的理由,毕竟农村人讲究的是实惠,如果能便宜一些,他们也不会怕麻烦。

但他们发现,如果自己去超市买的同宗商品,超市会更便宜,而那些小店甚至是批发店,因为你买的数量少,卖你的价格是零售价,但那些超市不管你数量买多少,卖的都是批发价,两者相对比,自然是去超市买更为的划算。

三、超市卖的东西品质有保障我那开杂货店的亲戚,他店里有些饮料、奶制品,虽然卖的便宜,但你仔细一看,就是个山寨货。

像是雪碧成了雷碧,爽歪歪成了歪歪爽,六个核桃成了大个核桃。

记得有一次,我在亲戚店里买了瓶脉动,他说3元一瓶,我以为他是看在亲戚的份上卖便宜给我,要知道这饮料的市面价最低是4元。

结果我打开喝了一口,感觉味道不对,仔细一看商标,好家伙既然是“眿动”。

我问亲戚这是啥回事,你啥卖山寨饮料呢?他尴尬地说道,这东西进货便宜,利润也高,卖这个比卖正品要赚钱呢。

那你也不能坑人啊,我讲道。

亲戚听我这么说,他就不高兴了,啥叫坑人,我这东西卖3元,你去哪里能花3块钱买到脉动,你自己不仔细看,怪谁呢。

好吧,是我的错,我眼神不好,我看亲戚有些不高兴赶紧说道。

亲戚他也有点不好意思,说道算了我不赚你钱了,这东西我是0.8毛进货进来的,几毛钱的东西,送给你喝吧,说完他就拿出三块钱递给我。

不过我没收,吃一堑长一智吧,谁叫自己马虎呢,只能怪自己了。

事后我一想,亲戚是看在血缘关系上,我买的数量也不多,他才愿意补我差价,但要是换一个人,买的数量又多。

他完全有理由说,是你自己不认真看,虽然我卖的是山寨的,但明明卖的也比正品价格要便宜,一分钱一分货。

但这种情况在农村超市就不会出现了,一个是超市投资大,他们没有必要卖山寨,另一个是如果超市卖山寨,他的麻烦会很大。

一些小店卖山寨产品厂家不会去追究,但你投资几十万,上百万的超市,还卖山寨,厂家会于你侵犯他们的商标logo图形相似,起诉你侵权。

四、超市环境好,大热天有空调,大冬天有暖气对于我们镇上从开始的一家超市,到6家超市,后来变成了3家,我向邻居一个70多岁的大娘问到,镇上开那么多超市是谁开的?大娘告诉我刚开始是一个浙江人开的,后来别人看生意很好,镇里也有人跟着开超市。

超市开多了有些生意不好,就关门了,现在还存在的三家,都是大型超市,其中有一家是我们村里的人开的,他的房子是自己的,一年能赚50多万。

我问大娘你会去超市买吗,路边摊不是更便宜?大娘有些生气,你是看不起我这老太婆吗?我赶慢说不是,就是想知道平时村里年轻人都外出了,你们这一辈子人过日子都很节俭的。

大娘说,我又不是去超市买菜,是去买其他东西,超市环境好,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就你们年轻人会享受,我们也一样会享受。

大娘说的也是很道理的,超市环境好,看着干净卫生。

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这是其他店不具备的,谁不会享受呢,更何况超市的东西还比外面要便宜些。

五、超市方便了农村平常的购物乡镇上虽然有不少商店会卖电器、衣服这类农民们不是经常会去买的东西,但正因为农民们平常不什么购买这类的商品,他们卖的价格也是很贵的。

而想要买便宜一些的,只能去县城或市里,或者等哪天赶集的时候,去地摊上买。

超市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个缺点,有些农民没时间去赶集,等有空了不用去县城,去超市就可以买到便宜的商品。

结论:农村乡镇上越来越多超市出现,说明在农村是有需求的,很多乡镇小店卖的东西都贵过县城的。

贵的原因是乡镇小店,在N手批发商手中拿货,层层加价,拿货的价格都要贵上不少,而超市因面积大,一次拿货的数量也多,他们可以直接从代理商那拿货,拿货的价格就有优势。

再加上超市总会用一些不赚钱的货物,吸引客流量,增加人气,乡镇超市更能吸引村民前去购物。

而对于那些去乡镇开超市的人来说,县级以上开超市租金贵,投资也大,环境、经营的规模,比不过大商场,小规模的也有社区生鲜店在竞争,去农村开个2000平方左右的超市,显然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镇上,离县城才三十公里,近几年就开的有喜洋洋超市、百信超市和兴满超市,规模都在2千平米左右。

而其他的小规模在几百平米的超市数都数不清。

从超市的人平均占有数量上看,的确跟县城不相上下。

那么,一个镇上,开这么多超市到底有没有钱赚呢?我的回答是:有钱赚!可以讲,农村里开超市比县城里开超市更赚钱!因为,农民的钱的确好赚!不讲别人,就说我家那个堂客:过去,你喊她到商场买个衣服什么的,她胆子小,怕丑,走到商店门口望一望又退出来了;还有,见到老板,不敢问价,好像欠老板的钱一样。

不过,这也怪不得她,口袋只有百把块钱,那时候随便一件衣服都要上百块,你以为她不想事的哦!而今,她大变了样,身上时不时放着千把块钱,而且微信上也有钱,(在农村,都是女的管钱)你是不晓得的,她每隔三五天、摩托车一夹要去一次超市,每进一次,不砸它个四五百块钱不过瘾,买回来的东西吃又吃不完,往冰箱里一放就是年大年,你现在随时打开冰箱,都是满满的,关门都关不紧。

她这叫什么?叫赶本,就是年轻时候没吃过的、没穿过的,现在要把它赶回来。

用专业术语讲,叫冲动消费。

开超市的人正是抓住了农村人的这一正在形成的消费习惯,大开超市,使劲的诱导农民买东西。

还别说,农村里绝大部分人都是这个观念。

跟城里人相比,人家城里人进了超市看这看那,又不急于买,这叫理性消费。

要想赚城里人的钱,而今不容易了。

这是我要说的,为什么农村超市越开越多,一个比一个大的原因所在。

有钱赚呐,城里人钱不好赚了,太精了,而农村人过去穷怕了,正是赶本期,再加上农村人攀比心理极强,到超市买了东西喜欢对别人说,进了超市还搞比赛,看哪个买的多,就有钱、就舍得。

你说说,难道不是这个情况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3666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