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的资料

海南岛的资料,第1张

海南岛的资料 海南有没有历史?有哪些历史?

海南省的简称是琼,我们就从“琼”入手来窥一窥海南的历史。

琼即琼州,是古地名,唐太宗贞观五年始设琼州府,辖境为海南岛北部;到元朝时改置为琼州路,明清时属于广东省琼州府,辖境扩大至整个海南岛 。

琼州虽然是在唐朝时设立,那海南的历史往上追溯远不止此。

根据考古工作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200处遗址和历史文献来推断,至少在6000年以前就有海南岛,并有人类活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海南的历史也是很悠久的。

以上内容只是想浅显地告诉诸君海南有历史。

那么关于有哪些历史这个问题,可说可聊的就海了去了,在这给大家分享下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海南的故事。

在北宋绍圣四年,也就是公元1097年,已年过花甲的老头苏轼乘一叶扁舟去海南岛儋州旅游观光。

当然,他这次旅游是被迫的,他是被朝廷下放,在宋朝被放逐海南岛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诸位想想东坡先生当时得有多惨。

然,大家毕竟是大家,秉承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被贬儋州的苏轼“说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老爷子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在此地开学堂,讲诗书,介学风,传播中原文化,海南历史上的第一位进士符确便是东坡先生的得意门生。

在海南谪居的这3年里,苏轼为当地的文明开化做出了卓越贡献。

琼州之于海南,东坡之于海南,都是海南历史的沧海一粟,但透过这一粟我们能感受到海南历史的悠久、丰富与有趣。

海南当然有历史,而且海南的历史很久远。

据明代《正德琼台志记载》,海南岛在远古唐虞三代的时候被称为“南服荒缴”,在秦代称为“越郡外境”,所以海南岛在前秦时期一直都是我们祖国荒远的边界。

先秦至西汉时期,海南岛上分布着古百越的一支-骆越,是海南岛黎族的先民。

到了秦代,秦始皇发兵50万征岭南,经过三次战争征服了岭南百越之地,将百越之地纳入了秦的版图,并在百越之地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而当时的海南岛处在象郡的外围。

秦汉之交,天下大乱,秦朝龙川县令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南越国实力遍及海南岛。

汉朝建立后,到西汉武帝时期,南越国一直割据在外。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趁南越国内乱,派十万大军南伐南越国,于当季冬季灭南越国,在海南岛设置珠崖郡、儋耳郡,属交州刺史管辖,标志着中央政权对海南岛正式统治的开始,汉族移民也开始增多。

东汉建武十九年,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趾,往来南海,抚定珠崖,在海南建立城廓,加强了对海南岛的统治,客观上密切了海南岛与大陆的关系。

隋初,南方越人的一位杰出领袖洗夫人率部归属隋朝,海南岛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更加密切,促进了当时海南岛黎族社会的发展。

唐代海南岛黎汉居住格局由过去的汉在北,黎在南逐渐演变成汉在外,黎在内的状况。

这一时期海南岛的农业有了较大发展,热带生物资源也逐渐被认识并加以开发利用,但广大山区的社会发展速度依然缓慢。

宋代大量汉族人口因各种原因迁移到海南岛,他们与当地的黎族先民一道辛勤垦殖,大大促进了海南岛的开发。

儋州一代农业技术和工具已与中原地区无异,水里灌溉发达,占城稻种的传入,增加了产量。

宋末元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纺织家黄道婆飘零到黎族居住的儋州,向当地黎族妇女学习传统的纺织技术,在传统纺织工艺上加以改进,创造出一道先进的棉纺织工具和技术,对中国的棉纺织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明清两代,当地的黎族地区封建生产方式已占统治地位。

黎族的农业生产水平已与当地汉族趋于一致。

定期集市贸易有所发展,至明嘉靖年间,儋州地方州城有“市场”,乡镇有“墟场”。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大量的鸦片和棉纱等洋货充斥着海南岛,而海南岛出产的土特产也被西方商人廉价掠夺出口。

这些贸易活动客观上破坏了海南岛当地原有的自然经济基础,同时也刺激了本地商品经济的发展,从事商品交易的集市多了起来,甚至在一些地方还建立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的企业,如盐场、种植橡胶的农场。

西方宗教开始传入海南岛。

民国建立以后,孙中山先生于1923年就具体设计了海南建省的方略和发展,提倡开发海南岛。

新中国建立以后,于1988年4月13号,撤销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设置了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3691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