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怎么读

鲁肃怎么读,第1张

鲁肃怎么读 《三国》中,鲁肃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鲁肃是吴国孙权肱骨之臣,他为人端方严正,不尚奢华;不务俗好,治军严谨,令行禁止,虽在军阵,手不释卷;善谈论,能文章,思想深邃,见解高远,是继周瑜之后江东无出其右者,继任东吴第二任水军大都督。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光芒掩盖了鲁肃的光辉,一副老实憨厚的模样,成为了诸葛亮的陪衬,处处受诸葛亮欺骗。

其实,在孙刘联盟之中,鲁肃高瞻远瞩,智慧过人,目光如炬,缔结联盟,功不可没。

鲁肃是在周瑜的引荐下才到孙权帐下的。

孙权接见鲁肃,君臣二人相谈甚欢,孙权设酒宴招待鲁肃之后,还嫌意犹未尽,又单独把鲁肃留下来,抵榻而眠,彻夜长谈,不知疲倦。

诸葛亮在隆中与刘备对答时,曾经提出三分天下的构想,而在孙权寝室之内,鲁肃也在为孙权勾勒鼎足而立的蓝图。

当时,孙权一时兴起,脱口而出自己理想,想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成就一番霸业。

鲁肃审时度势,纵察天下,对孙权说:“现在天下大乱,汉室复兴无望,曹 *** 也不可彻底消灭,现在惟可依长江之险,富国强兵,以待时机。

”接着,鲁肃又为孙权分析了东吴下一步的战略构想:剿除黄祖,进攻刘表,占据长江天险,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后来,吴国基本上是按照鲁肃规划实施的。

鲁肃的谋划深得孙权赏识,于是更加器重鲁肃。

孙权优待鲁肃引起江东诸如张昭等老臣的嫉妒,在孙权面前诋毁鲁肃,孙权不为所动,依然对鲁肃厚待有加,赏赐大量器物金银,一时让鲁肃又回到了他曾经富甲一方的程度。

鲁肃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对于历史有着深刻的认识,对于现实,他也同样有着清醒的认识。

刘表出世后,他审视度势立即清醒地意识到,围绕荆湘这一战略要地——外带长江,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千里,士民殷富——一定会引来曹 *** 觊觎。

于是,他果断向孙权建议与刘备结盟共抗曹 *** 。

刘备虽然依附刘表,但是刘表嫉妒刘备的才能而不敢用,如今刘表一死,刘表两个儿子刘琦、刘琮兄弟不和,手下将领人心分散,各有所向。

现在当务之急,以吊孝为名,劝说刘备安抚荆州民众,孙刘同心,共同抵御曹 *** 。

现在不抓紧时机,如果让曹 *** 捷足先登,那么东吴就被动了。

孙权听了鲁肃的建议,立即下令鲁肃星夜兼程前往荆州游说刘备。

等鲁肃赶到南郡时,刘表的儿子刘琮已经把荆州献给曹 *** 了,刘备已经落荒而逃了。

鲁肃又一路追过去,一直追到当阳长坂,终于追上了刘备;刘备兵败,此时正惶惶不知所终,听鲁肃一说,大喜过望,派遣诸葛亮作为联盟代表前往东吴,商议抗曹之事。

孙刘盟军以少胜多打败了曹 *** 之后,鲁肃先回建康报捷。

孙权大喜过望,带领文武臣工迎候鲁肃。

孙权见到鲁肃骑着马向他而来,连忙下了辇车,为鲁肃牵马,并且说:“子敬,我今天为你持鞍下马,足以显示你的荣耀了吧?”你知道鲁肃怎么说?他并没有像你我想象的那样,感激涕零,而是说:“不足以!”众人无不惊愕。

试想一国之君为他牵马缀蹬,他竟然如此不识好歹。

鲁肃镇静地回答道:“等您德加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用安车软轮征召我,那时才能显示出我的荣耀呢!”鲁肃的胸怀就是这样宽广,纵观他一生,都在兢兢业业为孙权谋划称霸天下之大业,其一生也可谓忠心耿耿。

《三国演义》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当时东吴上下无一人肯相助,而唯有鲁肃力排众议,说服孙权:“曹 *** 虽败,但依然实力雄厚,我们初据荆州,然后恩信不足以令荆州效命,应当借给刘备,使他安抚百姓,也令曹 *** 多一个敌人。

”远在许的曹 *** 正在写信,听说鲁肃把荆州借给了刘备,惊得手中的笔失落地上,准备复起兵再进犯东吴的想法就此打消,并且在有生之年再也没有东进伐吴。

《三国演义》把关羽单刀赴会写得出神入化,把关羽塑造成藐视一切的战神,但其实那不是历史的真相。

历史的真相是这样的:鲁肃当着关羽的面据理力争,斥责刘备贪婪背信,说得关羽无言以对。

后来刘备割湘水为界,双方罢兵。

孙刘联合,则都相安无事,孙刘破裂,则战事将起。

在荆州一事上,东吴虽然吃了亏,但是鲁肃顾全大局,继续维持着联盟的局面——使得曹 *** 始终不敢起兵南下。

鲁肃46岁去世,可谓英年早逝。

当孙权在建康称帝,登坛时,回过头来对众位大臣说:“过去鲁子敬曾经与我谋划过,他可谓善于审时度势啊!可惜子敬见不到此景啊!惜哉,惜哉!”

一、性格豪爽,资助乡亲184年,爆发黄巾起义,社会动荡,民不聊生,鲁肃仗义疏财,资助乡亲。

后周瑜缺粮求助,鲁肃将家里一半存粮三千斛相赠。

二、不畏强暴 ,有勇有谋   鲁肃 为避战祸南迁,州兵急速追来。

鲁肃对追兵说:“你们也都是男子汉,应该明白天下大势。

如今天下战火纷乱,你们有功,没有赏赐,无功,也不会受到责罚,为何要如此逼我呢?”说完命人开弓,把自己一方树立的盾牌射穿,以震慑追兵。

追兵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也奈何不了他,而退去。

三、思深虑远,三分大计初见孙权,鲁肃说:“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 *** 不可卒除。

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

....,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四、高瞻远瞩、力举抗曹大家纷纷劝孙权投降曹 *** 。

鲁肃说:“众人的议论,都是误您的大业,不足以与他们共谋天下大事。

当今我鲁肃可以迎接投靠曹 *** ,对于您来说却不能。

如果今我鲁肃投降曹 *** ,曹 *** 理应会遣送我回到家乡,从头开始评价我的声名地位,我总还是能做一个小官,有牛车乘,也有随从,可以与士大夫交往游乐,再慢慢升迁,也可以做一个州郡的长官。

而将军您投降了曹 *** ,会把您安排在什么安置呢?希望您早点定下大计,再莫听众人的议论。

”五、力排众议、联刘抗曹赤壁战后,刘备请求借荆州。

吕范、周瑜等人反对。

只有鲁肃力排众议,借给刘备。

鲁肃说:“曹 *** 的势力太大了。

如果把荆州借给刘备,让他去安抚百姓,属于上策。

如此一来,曹 *** 多了一个敌人,我们就多了一个朋友。

”曹 *** 得知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的消息时,十分震惊,当时手里的笔也落于地。

六、大义凛然、平熄战火刘备得益州,孙权请先归还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刘备不肯。

孙权派吕蒙率军进取。

刘备从成都引兵五万赶荆州坐镇,派关羽争夺三郡。

孙权也进驻陆口,令鲁肃增援吕蒙。

战争一触即发。

为了大局,鲁肃邀请关羽协商,并提出双方兵马布置在百步之外,只有入会将军可以带单刀赴会。

鲁肃部下怕出意外,劝他不要以身涉险。

鲁肃说:“事到今天,应该把话说清楚。

刘备已经辜负了国家,是非尚未论定。

他关羽又怎么能不顾道义呢?”会上,鲁肃指责关羽:“我们江东真心诚意将土地借给你们,是因为看你们从远方兵败而来,没有立足之地。

现在你们已经有了益州,却没有还荆州意思,如今就只求你们归还三郡,而你们还是不同意。

”关羽手下有将插话问鲁肃:“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鲁肃当即大声喝叱,辞色严厉。

可能是关羽也不想闹破裂, *** 刀而起对鲁肃说:“这些自然是国家大事,他知道什么!”并用眼光示意那人离开。

刘备综合考虑全局,害怕与孙权闹翻,曹 *** 乘机夺走汉中、益州。

只有同意: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休兵罢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3732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