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都城

东汉的都城,第1张

东汉的都城 西汉的国都是西安,为什么东汉会迁都洛阳了呢?

东汉之所以建都洛阳,没有选择长安为都,主要出于以下几个考虑。

首先,建国之初的军事形势。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是在中原征战起家的,根据地就在河南河北,河南南阳是帝乡,河北则是他的龙兴之地,建武元年(25年)六月刘秀称帝,十月定都洛阳时,此时的关中还一片混乱,先是更始帝占据长安,随即赤眉军又吞并了更始政权,旋即又和绿林军火并,刘秀也派兵进入关中,各方势力在此角逐,每次战争都坚壁清野,导致关中民生凋敝,人相食,城廓皆空,白骨蔽野。

即便最后刘秀拿下了关中,但也是个残破的关中,更何况当时还有周边来自川、陇的军事压力,并不稳固,而此时的洛阳,各项政府机构已经运作成熟,作为一个务实的政治家,刘秀不会贸然舍弃稳固的洛阳,而慕数百年的虚名选择长安。

其次,经济方面的考虑。

当时的关中战乱连连,早已被糟蹋得不成样子了。

如果迁都长安,还需要从中原一带调运大量的粮食进关中,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即便后来关中地区生产恢复,但其生产力对于供养一个庞大帝国朝廷来说还是很费劲的,仍需要大量粮食通过黄河运往关中,对于当时的东汉政权来说,实在是很不划算。

这是定都关中的一个弊端,这个弊端在后来隋唐时期也没有解决好,所以隋炀帝要开凿大运河,武则天主要住在洛阳,都是因为关中根本供养不起。

后来发展到洛阳也转运麻烦,所以唐朝之后又往东迁,迁到开封,当然这是后话了。

再次,洛阳自身的优势。

洛阳时被周公定位“天地之中”的城市,从周代开始就有了国都的地位,虽然西汉时不是都城,也是地位很重要的城市。

再加上当时洛阳有更始政权修整的完整宫殿和城防,而长安却是一片废墟,还需要大兴土木来复建,所以对刘秀来说,选择洛阳当然更划算。

而且洛阳虽不像关中那样闭塞牢固,但也不是无险可守。

洛阳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交通方便,便于调兵进军、政令通达。

虽没有定都长安,东汉对长安也还是非常重视的,列为西京,地位仅次于洛阳,帝国稳定后,关中得到恢复,东汉历朝皇帝都经常前往长安祭祀宗庙陵寝。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汉室势微,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挟汉献帝迁都长安。

两年后,董卓被王允、吕布刺杀。

不久,董卓部将李傕等人又攻入长安,后又相互连兵攻杀。

建安元年(196年),献帝才逃长安,东还洛阳。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即帝位于汜水之北的定陶,称帝号汉,初都洛阳,后将国都迁至长安。

究其原因,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首先,就地理位置而言,长安是刘邦伐楚的根据地,东有崤函天险,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北有萧关,易守难攻,一旦东方出现变乱,便可以坐镇长安,进可攻,退可守,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其次,长安史称“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十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可见,长安富庶繁华,经济发达,在全国经济中又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最后,关中人好勇斗狠,战斗力强。

秦汉之际,游牧民族发展崛起,严重威胁边境安宁,在此定都靠近北部边疆,关中地区又多精兵悍将,有利于有效抵御游牧民族侵扰,维护国家的边境安全。

迁都之事最初是由娄敬提出来的。

《史记.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有关于此事的记载。

娄敬本是一位原籍山东,戍守陇西的落魄戍卒,一日他途经洛阳,得虞将军的引荐,得见刘邦。

与刘邦见面后,娄敬便问过刘邦,是否定都洛阳是为了仿效周朝,并得到了刘邦肯定的答案。

娄敬指出,西周之时以洛阳为东都是为了方便收取来自各方诸侯的贡赋,而当今天下大变,汉朝早已与周朝大不相同。

之后娄敬顺势提出了迁都长安的建议,并向刘邦陈述了自己的理由。

娄敬指出,洛阳的地理形势并不适宜为都,因为洛阳居中,四通八达,易攻难守。

而关中地区被山靠河,易守难攻,可以保全。

实际上,娄敬关于迁都长安的建议,在当时是饱受争议的,因为大多追随刘邦的文官武将不愿远离家乡关东,到关中为官,所以一时娄敬的建议遭到了反对,但娄敬的建议却得到了张良的肯定,在娄敬、张良等人的力劝之下,西汉初年,刘邦最终决定离开洛阳,将国都迁往长安。

参考文献:司马迁著,《史记.货值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回答者:徐蕊,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3796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1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