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众我寡

敌众我寡,第1张

敌众我寡 敌众我寡是什么意思敌众我寡的意思敌众我寡是什么意思敌众我寡的意思

敌众我寡,汉语成语,拼音是dí zhòng wǒ guǎ,意思是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

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相关说明【近义词】众寡悬殊、寡不敌众【反义词】势均力敌、旗鼓相当、棋逢对手、等量齐观示例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势必是一场硬仗。

敌众我寡的意思古代战场,敌众我寡,是战死还是投降?(从政治和哲学等立场分析)?

古代战场敌众我寡,是选择战死,还是选择投降,要看具体情况。

1,天下大乱,已成无主之势。

必须有新的统治集团出现,才能还天下一个太平。

此时强敌来犯,若敌方集团有统一天下的能力,有还天下太平之心,就可以考虑投降。

若敌方只是狼子野心,只为烧杀抢掠而来,就应奋死力战,至死方休。

①明末,崇祯帝殉难,又没传下立储遗诏,天下大乱。

北有闯王丶清朝,东有后明小朝廷,南有几个南明小朝廷,西有张献忠大西国,另外各地朱明王侯,纷纷拥兵自保。

此时,清朝灭闯王,一路南来,势如破竹。

清朝一路威逼利诱,边打边谈。

而各地汉人守军,是各自为战,表面上抗清,实质上在勾心斗角。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和谈投降。

一方面,降低百姓伤亡,另一方面,让天下快速归一,还天下一个太平。

②,蒙元伐宋,宋帝还在,南宋内部安定。

此时,宋军即便面临敌众我寡,也应奋死力战,至死方休。

否则就是背德叛国。

因此钓鱼城,以一城之力,奋死抗元。

各地义士,有不少人,战死方休。

报国只在国家还存在的时侯,才是正义的行为。

那些打着旗号,为已经消亡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国家,去复国的行为,其实就是为了一己私欲,去扰乱天下。

这些人都不是什么好人,不会成功的。

2,战争要看正义性,要对对方的前景,进行评估。

①例如,东汉末年,诸侯混战。

各方势力都无正义可言,敌众我寡,就应投降。

这样可以少死人。

②例如,二战时期,法西斯国家开历史的倒车,大搞种族屠杀,大肆实施反人类罪行。

对此恶徒,死战是唯一的选择,投降就是慢性自杀。

当年,旦凡法西斯掌控的地区,本地人口都呈大幅减少的趋势。

由于法西斯天生邪恶,灭亡是注定的。

追随法西斯就等于自寻死路。

③例如,北宋统一了北方,吴越国主看到了天下归一的前景,看见了天下繁荣的希望,吴越国主钱氏,主动放弃国权,上表请降,吴越归宋。

如此一来,避过战祸,为江南千年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总之,人总有一死,战死不过马上就死,投降也许就多活几天,而且活得不会太好。

作为战将或战士,在敌众我寡之时,是战是降的判断依据,应该是看投降是否利于天下人,利于天下发展。

如果投降,利人利己利天下,那就应该降。

如果投降是叛主害民,祸害苍生,那就不能投降,应该选择死战,至死方休。

1944年8月的衡阳,方先觉为了第十军7000多伤兵免遭屠戮,抵抗了47天后率部放下了武器,虽然打着“停战”的旗号并且被日寇改编为所谓“先和军”,但其实就是投降。

虽然逃回重庆后蒋某人并没有难为他,还授予勋章并委为青年军副师长,只是为了表达自己未能兑现诺言“两周内”解围的愧意,而不是赞同方先觉的做法。

(庞炳勋)方先觉为此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其后几十年始终活在同僚的讥讽之中,背负着巨大的思想压力,退役时曾嚎啕大哭,恨不当年战死衡阳。

而日本人没有屠杀第10军被俘官兵,也不是改过自新变成了善男信女,一方面是战争已经进入到1944年,日军中高级军官的心态悄然发生变化,不太敢胡来;一方面是前头还需要打全州、打桂林、打柳州,衡阳如果杀俘,势必激起后面更激烈的抵抗,得不偿失。

至于说到对方先觉敬重?也许有那么一点点吧。

台儿庄战役中血搏板垣师团的西北军庞炳勋(第3军团长),后来已经成为第24集团军总司令,然而在1942年兵败被围后,最终选择了投降,成为了汪伪军的将领。

如果你注意研习军史,就会发现在解放战争中,类似的将领都不会被重用和提拔,老资格的吴化文作战稍有不力,就被王耀武骂的狗血喷头,孙良诚亦如此,无它,对于抗日战争中曾经变节的将领来说,污点是永远抹不掉的,自然被军中普遍瞧不起。

(方先觉)而在1943年的常德会战中,死守常德城14天的第74军57师余程万将军,8000人战至最后仅剩几百人时仍然没有投降,最终在部下的苦劝下突围,无愧于第74军“抗日铁军”的称号和57师“虎贲”威名。

蒋某人后来做样子要q毙他,其实是因为在开罗会议上有点栽面,以及常德光复时废墟里站出来百余名伤兵,余程万没有做到与所有部下共存亡。

但是总体而言,余程万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力战不止,宁死不降。

至于说到政治层面,上述三个案例有个共性,都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属于“民族解放战争”,对于倭寇,是不应该有投降之念的。

南京城破后,对这一点没有认清的9万名官兵,许多人放下武器主动向日军投降(日军是有记载的),等到被集中起来用机q屠杀时,他们才想起来反抗“跟日本人拼啦”,悔之晚矣!(余程万)原因很简单,日本侵略者在那个年代对中华民族有着深深的歧视,从称谓到具体的事例有很多,这是两个国家和两个民族之间的生死之战,你就算投降了他们也未必放过你,既然左右是个死,为何不力战到底?至少死的还有些尊严。

这与后来的三年解放战争有着本质的不同,那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当历史的车轮不能阻挡时,顺应潮流从而减少中国人的生命财产损失,而不是死守愚忠,起义、投诚或者投降无可厚非。

北平正式和平解放是1949年1月30日,而关于北平战与和的谈判早在前一年的年底就展开了,我军平津战役前线指挥部曾经要求天津守军必须在1月13日之前开出城外,以避免傅部无限期拖延的情况发生。

然而面对20多万东野大军的包围,陈长捷一不出城接受改编,二不放下武器投降,最终29个小时兵败被俘,自己也成了战犯。

可是在天津战役中双方数万人的死伤,炮火连天造成的巨大损失,是不是本来可以避免呢?(孙良诚)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战场上的蒋军残部只剩下被包围在陈官庄地区的杜聿明集团。

1948年12月8日,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和谭震林三位首长联名致信杜聿明,要求他:“命令部下停止抵抗,实行有组织的缴械投降,我军当可保证汝等及全体官兵的生命安全”!联名信被誊写多份,由俘虏带进包围圈,杜聿明看完信后心有所动,拿去给邱清泉以试探他的态度,结果后者看了一半就把信烧了,杜聿明只好作罢。

邱清泉真的“视死如归”吗?当然不是,他无非是深感与我军恶战经久罪孽太多,私下里他却对参谋长李汉萍说:“只有欧洲人打仗最好,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投降,不像我们中国,明知道不能打,也非打下去不可”。

其实邱清泉这段话已经谈到了关于东西方战争文化的问题,在我们传统的认知中,似乎西方军队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把投降视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也不会果遭到报复,果真如此吗?(保卢斯)苏德战争初期被俘的300多万人当中,大部分都被德国国防军和党卫队虐杀或者冻饿致死,整个卫国战争中被俘的550多万人当中,只有100万人战后回到祖国(当伪军的不计),可谓惨不忍睹;同样,在太平洋战场上投降的美英盟军战俘,也遭到日军的大规模虐待和屠戮,“巴丹死亡行军”许多人是了解的,须知法西斯军队是不讲规则的。

所以这又绕回到第一个层面,无论从政治、哲学和文化哪个方面来说,兵临绝境之下选择投降与否的关键,仍然是要看战争的性质,这个判断才是第一位的,至于文化与处事哲学的差异,反而是次要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3964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1
下一篇 2022-10-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