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第1张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演绎了怎样的古代农耕文化?

这里跟农耕文化不沾边,应该是书香文化。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这是很有益处的一幅对联,很大程度上能体现出中国人民对人生及生活的态度。

中国为传统农业大国,历来以“家有田种"为富足。

“亮躬耕南亩”,“种豆南山下”,名人志士从农业劳动中得到乐趣。

“帝赐田百倾",王朝对功臣赏赐田地体现出农业在国家中的地位之重。

农业耕作相比商业或其他谋生的行业更具有稳定性。

农耕者为朴实,卖买者为奸商。

在自己的地盘上为主,去他乡谋生为客。

良好的收成和农民的质朴都是中国传统思想赞美和推崇的。

“官不过两朝,富不过三代”。

父亲做官,儿子很难超越父亲。

辛苦经营积累万贯资财的家庭,儿孙们却很难 *** 守家业,免不了败落的下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好田地,娶个媳妇,生儿育女,孝敬爹娘,“子又生孙,孙又生子”,永享天伦之乐,是中国人民最向往的生活方式。

中华民族是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的民族。

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就得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品味。

读史读经,读圣贤书,万般下品,读书为高。

读书学习实在是改变自己,提升自我最好的方法。

古代没有公办学校,借书读,抄书读,请先生办私塾。

读书就是学习。

现在普及九年,十二年义务教育,有许多大专院校可供选择,学习的条件变得极方便,大大提高了民族的文化水平,实在是可喜可庆的事情。

楼阁建得再雄伟,总有倒塌之时;钱财积攒得再多,总有花光用完之日;唯有经典诗篇,才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流芳百世。

象四书五经、唐宋诗词历经几千年、几百年,人们仍然颂读歌唱,从中受益,这才是民族的精髓。

当今,真正的农民越来越少,祖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加快,我们应该踏踏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使生活上有稳定的保障,然后尽可能的多读好书,多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传承中华民族勤劳、善良、进取、孝悌的优良传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3971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1
下一篇 2022-10-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