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内部结构,第1张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内部构造是如何推测的?

俗话说,上天容易,入地难,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现在人类发射了多种用途的卫星,目前对地观测向纵深发展,但对地球内部的直接观测进展缓慢,目前唯一的途径就是地震

地震发生后产生地震波,地震波传遍整个地球内部,当传到地表时会被地震台站记录到,这时的地震波里包含了地震震源和传播路径的特征信息,这信息是地震学家们了解地震内部结构的唯一途径。

我们知道,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且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由此了解到,除去地球外核为液体物质外,地球内部其他地方均由致密岩石组成,而且具有分层结构,依据就是地震学家们的研究成果。

1910年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公里处有折射现象发生,这个分界面后来被命名为莫霍界面,1914年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深处也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这个界面后来被命名为古登堡界面,科学家们根据这两个分界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最后总结一下,尽管地震波携带巨大能量极易造成地表的破坏,但这也是人类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唯一途径。

谢谢悟空的邀请。

地球的探測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涉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产学,同位素測量,以及信息技术应用。

地球的探測,是由上述多学科交叉,共同担纲完成的科研項目。

专业名称叫做《地球探測与信息技术》。

目前国内有专门的研究所。

四川省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矿业大学等院校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特别是成都理工大学拥有国家级科研实验室。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母亲》。

但是有关地球的奥秘,尚需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4000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1
下一篇 2022-10-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