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5月份开始

考研5月份开始,第1张

考研5月份开始 考研一般几月份开始考?5月份开始准备考研,是不是太晚了5月份开始准备考研,是不是太晚了考研从五月份开始准备好吗?

说点我的考研经验吧,给你提个方针步骤,呵呵,希望对你有用。

1.明确自己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弄清出招生简章里说得清清楚楚的考试范围,将资料准备全(历年试卷,教材,一些参考书) 2.不要怕打击,试着将试卷挑一些认认真真的做一遍,得二三十分也很正常,不用怕。

3.不要从课本开始看来数学,挑一本合适的教材,我当初用的是陈文登,还不错,不清楚的看教材。

因为带着题型来看教材才有用,否则等你慢慢看教材的话,也许都快考试了你还没看完呢,而且肯定看的一塌糊涂。

记得,数学一定要多做题,做的越多越好。

4.对于英语,词汇是最最最最最最关键的,你拿一本考研词汇,你的时间充裕,但你也一定要在一个学期内搞定,最开始你每天最好花两个小时用在背单词上,否则你的后面的步骤完全没法开展,词汇基本差不多了后就狂做阅读,把阅读速度和质量提上去,在这个基础上看一本比较全的书系统看看,朱泰奇、张锦芯都不错 5.政治,比较简单,多看,我当初看了四本厚厚的市面上的资料,呵呵,后来考的不错。

6.专业课就不好说了,也不知道你考什么,但是告诉你一个大经验,往年的考试试题暴关键,都有可能有原题的出现,而且专业课辅导班有的话更要上,简直是漏题。

最后祝你成功,你动手早,也许别人开始准备的时候你已经心中有底了。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你会成功的。

再给你转一篇具体的 报考指导第一步:报考志愿的选择 一旦决定考研,第一步决策就是确定报考志愿。

与高考志愿类似,考研的第二志愿作用不大,绝大多数考生面对的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局面。

可以说,选择志愿是个风险很大的博弈过程。

报考志愿的决策可以分解为3个基本步骤:形成专业选择意向;确定报考单位;最后两者结合,综合考虑,确定第一志愿,并考虑第二志愿。

专业和招生单位的不同搭配就形成了报考的4种基本模式:本专业本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跨专业本校报考;跨专业跨校报考。

不同报考模式复习备考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是不同的。

报考指导第二步:获取考试信息 在确定了要考研、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以后,考生朋友们就要和学校联系了,以便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并最后定下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获取有关专业方面信息的途径有以下几种:1. 招生简章、2. 系办印发的说明和专业课试题、3. 导师、4. 在读研究生、5. 各种平面媒体刊登的考研信息、6. 网站。

报考指导第三步:复习准备 在获得了充分的专业课信息后,找到了完备的复习资料后,该踏实看书复习了。

关于如何复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也有一些大家经过摸索共同认可的方法。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时间一般为1月中旬,怎样安排最后的复习时间、如何选择复习内容、如何正确评价最终复习的效果等等,都是考研同学关心的问题。

报考指导第四步:报名填表 以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为例,2004年硕士研究生报名日期为2003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

在校生报名时由学校统一报名。

在职人员报名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的高招办或者报考的学校,可以异地报名,即因为出差等原因在外地报名和参加考试。

报考指导第五步: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初试科目: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两门业务课。

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政治理论课、外国语满分各为100分(含报考非外国语专业考生应试英、日、俄语听力测试20分),两门业务课满分均为150分;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联考两门业务课及满分值为:综合能力200分,管理100分。

应试小语种的考生、部分学校外语专业应试第二外语的考生以及参加单考的考生外语科目初试仅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卷面满分值为100分。

听力测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不计入初试成绩。

报考指导第六步:调剂 大约在寒假过后,春季开学后1、2周,专业课成绩差不多就出来了,可以打电话向系里和研招办询问。

再过1、2周,公共课的成绩也出来了。

这以后到发复试通知的一段时间是很关键的,如果名次不是特别理想,录取在两可之间,就要多和报考单位(系里)和导师多联系,实在不行看有无可能读自费和委培,或者调剂到别的学校。

有很多的同学对调剂还不是很了解,为此,我们特意收集整理了以下资料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报考指导第七步:复试 复试时间、地点、科目、方式由招生单位自定。

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招生单位公布。

复试一般在5月上旬前结束。

招生单位认为必要时,可再次复试。

对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招生单位要全面、严格复试。

要对其进行本科主干课程和实验技能的考查,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二门,每门考试时间为3小时。

参加单独考试、“MBA联考”及“法律硕士联考”的考生都必须进行面试。

报考指导第八步:录取 招生单位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

参加统考或参加“MBA联考”及“法律硕士联考”考生可被录取为定向或非定向硕士生,也可被录取为委托培养或是招生单位自筹经费硕士生。

参加单考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培养硕士生或委托培养硕士生。

在职研究生5月份-上班族提升学历-升职加薪必备

5月15开始复习考研来得及吗?考研5月份开始复习来得及吗?

来得及。

考研的时间是十二月份,还有近八个月的时间,时间也不算短,但也不是很长了。

建议:1.英语每天花1-2小时做模拟习题。

以增强语感和适应考研习题,在做完一套题后对于不熟悉的词汇要进行查询和记忆,英语相对来说提高慢,因时间较短,所以要以培养语感和记词汇为主。

2.这近8个月的时间里以复习政治和专业为主,因为政治和专业课程以记忆为主,提高快。

既然想考研就好好准备吧!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考研的准备时间与最终的考研成绩会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所以考研准备时间比较长的考生往往会有一个更完善的复习规划,在准备初试的过程中往往也会有时间来兼顾复试的内容,所以考研最好要早做准备。

如果从5月份开始准备考研复习,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挑战还是比较大的,随着近些年来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专业的考试知识量和难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复习的难度。

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考试成功,应该注重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选择目标专业和高校。

由于准备时间比较短,所以尽量不要选择跨考,而且要规避掉自己的薄弱科目,如果自己的数学成绩比较差,那么应该选择不考数学的专业,按照历史经验来看,短期内提升数学成绩的可能性并不大。

在目标高校的选择上,也应该选择把握比较大的高校,可以重点考虑一下专业课考试科目比较少的高校,这一点还是比较重要的。

第二:注重复习效率的提升。

复习效率的提升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复习的初期可以按照时间段来划分复习科目,尽量用较短的时间来完成首轮复习,然后抓紧明确复习的边界,以及需要重点突破的内容。

在复习的第二轮就应该适当刷题,这是提升成绩比较有效的方式之一,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复习效率。

第三:注重与专业老师的沟通。

在准备考研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与专业老师的交流,不能一味地低头复习,也应该抬头交流。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4388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1
下一篇 2022-11-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