瘰螈的特点

瘰螈的特点,第1张

瘰螈的特点

瘰螈属有尾目瘰螈科,头部扁平,躯干浑圆,尾部显著侧扁,尾梢钝圆。四肢较长,前肢4指,后肢5趾,指、趾基部无蹼。皮肤极为粗糙,背面和两侧布满大小分散的黑褐色疣粒,腹面疣粗细小,有不规则的橘红色斑。瘰螈常生活在山区溪流中或潮湿的水草和石缝中,以蚯蚓、小虾和昆虫的幼体为食。

瘰螈为体内受精,室内记录的雄性求偶过程具有扇尾行为。4~6月为繁殖期;卵粘附在水生植物的茎叶上;幼体当年完成变态,全长48毫米左右。产卵量200枚左右。在广东,一般在4月份产卵。在广东古兜山,2002年3月27日(捕获后第三天)于室内产卵,卵单产,黏性,椭圆形,卵径2毫米×3毫米(包括卵胶膜,卵径为4毫米x6 毫米)。常温下孵化期约28天。幼螈孵出时,体长达13毫米,具外鳃和四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4670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2
下一篇 2022-11-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