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帘听政是什么意思

垂帘听政是什么意思,第1张

垂帘听政是什么意思

垂帘听政是什么意思,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一起来看看以下的内容吧。

慈禧曾几次垂帘听政?分别什么情况?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从其一生中,可以看出,慈禧是三次听政,三次还政。

第一次垂帘听政为咸丰帝于1861年逝世,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继位。从其年号可以看出,同治皇帝并非一人掌握大权,也就是慈禧第一次垂帘听政时期。在此期间,八大顾命大臣和慈安、慈禧同时辅政,此时慈禧27岁。在咸丰驾崩十三天后,发动辛酉政变使得权力回归到慈禧、慈安手中,改年号"祺祥"为"同治"。在此期间,其主要任务是处理与外国侵略者的初步关系,稳定统治。根据咸丰帝的遗愿,慈禧并没有太多的政事决策权,更多地着眼于同治帝的后宫领域。1873年还政于同治帝。其听政初期,重用汉臣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镇压农民起义(太平天国、回族等);重用洋务派,开启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稳定清王朝统治。

第二次垂帘听政是同治帝逝世,光绪继位。光绪为醇亲王的儿子过继。1881年,慈安病逝。达到了慈禧执政的最高峰,也就成为国家最高决策权。至此,外国侵略者加快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乱不断,朝局不稳,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其主要任务是保持与列强的"友好关系",实现权力的集中,维护自己的统治。1889年光绪大婚,还政于光绪。其次还政并未将权力交于光绪帝手中。

第三次听政为戊戌政变后。在光绪帝试图摆脱慈禧控制,戊戌变法的举措危害了慈禧的政治威严,发动戊戌政变,将光绪囚禁于瀛台。在此时,慈禧已没有打击外国侵略者的勇气与能力,仅仅只是为了维护风雨飘摇的清朝统治。在此期间,清朝基本上到了历史书上所说的"洋人朝廷"慈禧仅仅只是用国家的主权来维护清廷的存在,来巩固自己的权力欲。在1908年

光绪逝世,溥仪继位,醇亲王摄政,慈禧逝世,也意味着慈禧彻底将大清权力放手。

慈禧一生,有政治野心,但政治才能不足,政治视野狭小,仅仅只是满足自己的权利欲。同时,慈禧手段不硬朗,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讲,慈禧并未将国家主权放在最高位置,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者。


垂帘听政是什么意思?

垂帘听政,汉语成语,拼音是chuí lián tīng zhèng,垂帘: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治理。意思是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出自《旧唐书?高宗纪下》

垂帘听政是什么意思?

垂帘听证一般是女子,因为女子不便于抛头露面,比如慈禧和慈安,后宫干政也是有违祖制,算是权宜之计吧。摄政是男子。

以上就是关于垂帘听政是什么意思的详细介绍,更多与此有关的内容,请继续关注课考拉,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5113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3
下一篇 2022-11-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