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临安邸古诗的主旨是什么

题临安邸古诗的主旨是什么,第1张

临安邸古诗的诗意是什么(题临安邸的中心思想)

蒂特林安迪

西湖的歌舞何时止于山外青山楼外?

暖风使游人醉,使杭州汴州。

这是南宋的一首讽刺诗。作者林升似乎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诗人。这首诗写在临安(今杭州)一家旅馆的墙上——公馆就是旅馆的意思。

群峰拔地而起,塔上塔下人头攒动

“靖康之变”后,惠宗、钦宗被俘,北宋灭国。赵构逃到江南建立南宋后,四处躲藏、偷盗。他对外俯首称臣,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偏安一隅,掠夺民脂民膏,选择富饶美丽的地方,一边享乐一边寻欢作乐。132年,赵构看中了风景秀丽的“人间天堂”临安,于是大修楼堂馆所,歌舞升平,纵情享乐,过起了奢侈糜烂的颓废生活。

这首诗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这种腐败向朝廷投降的极端愤恨,它用嘲讽的口吻发泄着内心的不满。

临安美景

临安市坐落在群山的怀抱中,是一座山清水秀的城市。临安最美的西湖旁,亭台楼阁数不胜数。每天到处都看到轻歌轻舞。不知道会不会永远这样下去?

似乎诗人只是在描绘临安城的美和歌舞。其实他内心对南宋的小朝廷充满了极大的怨恨:统治者一味叫停,不愿收复中原失地,只求安稳,纵情声色享乐。在诗人的心目中,西湖无尽的歌舞不过是消磨抗金斗志的颓废歌舞。通过设问,诗人加强了对不愿收复失地的统治者的愤怒,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悲哀。

直译诗的底线:微醺的暖风阵阵吹来,各处的游客既感受到了美景的陶醉,又沉浸在周围颓废的声音中,简直惬意而幸福。这些曾经在都城汴州生活过的达官贵人,觉得这个杭州(临安)简直就是汴州。

汴州

笔者这里所说的游客,不是临安的普通百姓,而是南宋的达官贵人。他们跟随赵构南逃到这里,仍然过着汴州城的贵族和优雅的生活,甚至比那里更舒适——因为这里的风景和气候更好。正是这股“暖风”,让这些“游客”的头脑如此陶醉,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险之中。其中“熏”和“醉”两个字用得巧妙,形象地反映了这些腐败无能官员的丑恶状态。之所以把临安换成“杭州”,对应的是被占领的“汴州”,以引起人们的对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民自发贡献,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http://www.diemang.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送电子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5215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3
下一篇 2022-11-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