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车不喊心理学

过山车不喊心理学,第1张

为什么过山车(有关过山车的心理学)

很少有孩子会拒绝游乐园,因为那里有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体会不到的刺激和快乐。游乐园里各种游乐设施应有尽有,有碰碰车、摩天轮、旋转木马,但站在金字塔顶端的那个一定是过山车。

为什么?因为过山车的速度很高,带来了视听上的刺激,加速度的强烈变化,带来了生理上的刺激,俯冲、急转弯、翻滚这些本该被我们认定为危险的动作,反而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快感。

从原理上讲,当我们在经历巨大的生理刺激时,恐惧的状态触发了逃跑反应,人体会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然后就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反应。相关研究发现,大约十分之一的人在过山车体验过程中的最大心率甚至高于公式估计的极端心理。

这些反应可能并不令人愉快,但当我们的理智意识到我们并不真正危险时,大脑会分泌两种物质来对付它们,一种是起镇静作用的内啡肽,另一种是提供快感的多巴胺。

坐过山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从人体的角度来说,一方面带来恐惧,一方面带来快感。看似矛盾却又如影随形。

同样,还有过山车的双重属性,既有足够的刺激吸引游客,又有足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不管你有没有坐过过山车,大概了解它的人都很好奇甚至质疑它会不会飞出轨道。如果你想象力丰富,你可能在短短几秒钟内就在脑海中过了各种各样的影像,比如电影《死神来了》。

事实上,过山车事故并不少见。严重的不是死就是伤,轻微的也可能是虚惊一场。前不久的5月9日,苏州游乐城森林世界“重生无处”过山车突然停止,约20名游客被困高空。原因是高温触发了设备的安全传感器,但紧急停车是为了保证游客的安全。

所幸紧急停车后20分钟内,维修人员手动打开安全杆,引导游客通过安全通道返回地面,无人受伤。

当然,这只是过山车运行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但从过山车的发展历史来看,有些事故可能不会那么轻微。

如果追溯过山车的本质,即依靠重力获得速度,提供高速刺激的感官体验,其最早的起源应该是16-17世纪俄罗斯流行的木坡道滑冰。

参与者爬上由木头制成的坡道的高度,其中一些可以高达21米,然后乘坐简单的雪橇滑下覆盖着冰的坡道,享受重力和高速带来的刺激体验。

这种原始的过山车几乎没有任何安全措施,只有坡道尽头的沙堆用来减速。总的来说,法国人在那之后发展了这种游戏,但是因为法国的气候不够冷,他们给雪橇加了轮子。

然而,今天游乐园里的过山车可能起源于美国的铁路。19世纪初,一些人开发了一种运输煤矿的新游戏。这些铁路靠重力运行,上午运输煤矿,下午就变成了游客的娱乐。

半个世纪后,美国人拉马克斯·阿德纳·汤普森发明了一种以重力为动力的过山车。不过还是以观光为主。游客骑在赛道边,在跌宕起伏中欣赏道路上的人造景观。真的是名副其实的“过山车”。

后来人们逐渐发现,过山车乘坐过程中的速度感、起伏感、失重和超重交替的奇妙感觉,远比观赏有趣,真正的现代过山车出现了。

早期的过山车都是木制的,车体在类似于传统轨道的轨道上运行,轮子的设计也是一脉相承的。内轮辋与轨道侧面接触,起到横向限制的作用,但在垂直方向上没有约束。

所以早期木质过山车的模式基本局限于轨道的波动和转弯带来的失重和超重。如果设计不合理或运行速度过快,就会发生脱轨事故。

此外,木质的轨道支架据说在骑行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变形,带来不可替代的细微体验。有些发烧友喜欢这样,也有一定数量的木质过山车还在运营。

20世纪20年代,为了提高车辆的速度,提供更刺激的体验,过山车的设计者设计了为车辆提供动力的第三条轨道,还向游客开放了速度控制。

这种看似超前的尝试很快就被过山车爱好者破坏了,他们不顾危险追求更快更刺激,导致了多起脱轨事故。而供电的第三轨也电死了很多过山车维修工。

1915年,纽约康尼岛的“rider riders”过山车因乘客 *** 作车辆速度过快,在急转弯处发生侧翻并脱轨。6名乘客中有3人被甩出当场死亡,另外3人受伤。

今天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过山车的环形结构其实在19世纪初就已经出现了。但由于轨道结构的限制,运行的车辆需要高速通过才能与轨道保持稳定接触,所以只能将环路的尺寸设计得很小。

问题是车辆不能设计得很大。1901年开放的“环行环道”过山车是世界上第二个环行过山车。它采用非固定曲率的圆弧轨迹,减少产生的G力。

当时过山车的座位没有配备安全带,所以轨道旁边有防护网,防止乘客坠落。不过最致命的是,由于小环线的存在,车辆也必须设计得非常小,一次只能容纳四个人。技术上的成功弥补不了商业上的失败,项目运营九年后宣告关闭。

过山车的另一个危险部分其实是出发前的爬升,这是酝酿恐惧的漫长过程。过山车使用轨道上的链条爬升,链条由电动马达驱动。

问题不是前进,而是后退。一旦在爬坡过程中出现意外,车辆可能会从陡坡上向后滑行,导致严重碰撞。

解决方法是在过山车上增加一个止回安全结构,大大提高了过山车的安全性,攀爬时令人不安的机械声就是来自这个结构。它的发明者是乔尼·米勒(jonny miller),他被视为过山车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人物。此外,他还有100多项与过山车相关的专利。

但是,机械结构有时会出现故障。1997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的贝尔游乐园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故。公园里的野猫过山车因为止回结构发生了故障。在爬到坡顶之前,车辆向后滑动,撞上了坡底的另一辆车。一名14岁的男孩在碰撞中被甩出,最终死亡,另有6人受伤。

过山车项目的另一个意义深远的改进是迪士尼乐园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推出的管状钢轨道。车轮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钢轮变成了尼龙或者聚氨酯材质,增加了侧轮和底轮,可以牢牢的让车辆只沿着赛道方向行驶。

这一改进不仅大大提高了过山车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了过山车的可玩性。原来的木质过山车只能提供上下、急转弯、循环等体验,而新的管状钢轨道还可以提供螺旋、倒置、更大、更多的循环。

甚至在骑行方式上也有很多新奇的变化。乘客可以位于轨道的上方、两侧和下方,甚至他们的乘坐姿势也可以改变。

现在的过山车从技术角度来说已经足够安全了,但是还是有乘客伤亡的事故发生。原因有二。首先是在维护和检查方面的疏忽,这通常是重大机械故障的原因。

1986年,西埃德蒙顿购物中心游乐园的梦幻世界过山车因轮子组件缺少螺栓而脱轨,导致3名乘客死亡,15人受伤。

1999年,新泽西州海洋城的过山车因为更换了错误的刹车而引发事故。车辆高速后退,甩出一对母女,随后死亡。最后,故障车辆撞上另一辆车,造成两人受伤。

2007年,日本大阪万博纪念公园游乐园过山车因断轴出轨。车辆向左倾斜,导致一名女乘客头部撞上铁栅栏,当场死亡,另有21名乘客受伤。

2019年,墨西哥墨西哥城一家游乐园发生过山车事故。 *** 作过程中,车厢从拐角处脱轨,从10米左右的高度坠落。两个人被抛出车外,被杀害了。经查,涉事过山车相当老旧,已经用了几十年,还几经易手。

另一方面原因是乘客不遵守安全规定,比如超重或超重,或者隐瞒相关病史等。

但从整体来看,现代过山车的事故率其实极低,约为千万分之一,死亡率低至7.5亿分之一,远小于被雷击的概率(约百万分之一)。

如果你爱过山车,那就选择正规的游乐园玩个痛快,但是要注意身体状况,不要为了刺激而伤了身体。如果你一开始对它不感兴趣,你不必落井下石,因为我们无法预测未来是否会坐人生的过山车。

雷切尔·拉伦萨克。关于过山车的14个有趣事实。史密森尼杂志,2019年8月16日。

凯文·LUI。越来越多的事故将游乐园的安全置于聚光灯下。时间2017年7月18日。

凯瑟琳·伍德库克,主题公园和游乐设施事故的全球发生率,安全科学,2019年第113卷,第171-179页,ISSN 0925-7535。

艾丽西娅·赛普拉斯。过山车的简史。华盛顿邮报。1997年8月13日。

模仿汤姆·哈里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如作者信息标注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你。

转载:感谢您对网站平台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和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大家分享到个人站长或朋友圈,但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蝶芒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5417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3
下一篇 2022-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