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在古代叫什么族

蒙古族在古代叫什么族,第1张

蒙古族是中国人吗(在古代蒙古族是一个什么的民族)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者内藤湖南提出:“雅山之后无华夏,明朝之后无中国”。意思是元朝和清朝的时候,中国灭亡了,而元朝和清朝不属于中国的朝代。

很多人也认为,元朝时,蒙古灭了中国,中国成了蒙古人的“殖民地”。那么这种观点正确吗?

一,蒙古族的来源

元朝起源于蒙古汗国。要了解元朝的性质,就要了解蒙古人的起源。蒙古人最早的活动在大兴安岭一带,古代文献称之为蒙古、蒙古、蒙古子、盲谷、蒙古等。

在民族历史上,蒙古族与鲜卑、契丹、石维等民族关系密切,这些民族都来自一个民族,这个民族叫东胡。

秦汉时期,匈奴以东的民族在中国文献中统称为“东胡”,史书记载:“在匈奴以东,称为东胡。”

蒙古蒙古包

东胡之一,鲜卑,东汉强盛,曾与东汉联合打败北匈奴。永嘉之乱后,鲜卑族的拓跋氏、慕容氏开始南下,成为“五朵野花”的主要族群之一。

十六国中的七国,包括颜倩、后燕、西燕、南燕、南梁、西秦、代国以及青海的吐谷浑,都是由鲜卑族建立政权的。49年,拓跋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中国正式进入南北朝。

北魏迁都

鲜卑人占领中原,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经济上,北魏实行均田制和地租调制,这是中国农业的重大变革,有利于北方农业的恢复。

军事上,实行府军制,军事实力增强,有助于抵御柔然可汗对中原的侵扰。文化上,进行了全面的汉化。拓跋氏改姓袁,其他姓氏也改了。

北魏以后,北方的鲜卑人已经基本融入汉族,鲜卑人作为一个民族已经消失。但是鲜卑人的血统已经基本融入了北方汉人。

后来建立的隋朝和唐朝都是承袭鲜卑王朝,血缘关系和国家制度都与北魏一脉相承。

孝文帝改革

但是,没有进入中原的鲜卑人仍然在中国北方游牧。分别叫石韦和契丹。蒙古《旧唐书》中称为“吴萌史维”,是史维人之一。

唐朝时,曾在此设侍卫长府。丹族在唐朝以后崛起,统一了北方大漠,包括整个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

由丹族建立的辽朝是一个由农耕和游牧组成的二元帝国,开创了中国新的多民族国家制度的先河。俄语中的“中国”一词现在的意思是“契丹”。

125年,晋国灭了辽国,继承了辽国对蒙古高原和东北的统治,也成为和北魏、辽国一样高度汉化的国家。148年,晋国与赫布勒汗达成协议,蒙古名义上成为晋国的附属国。

因此,从民族历史的角度来看,蒙古族不是外来民族,而是中国的游牧民族。他们和中原(北魏-隋唐)的鲜卑帝国有血缘关系,曾经属于辽国和金国,甚至名义上属于唐朝。

而辽国和金国在历史上基本上都进行了汉化改革,自称“中国”,别人也称之为“中国”。所以历史上蒙古人属于中国民族的一部分是没有问题的。

二,元朝:一个二元制帝国的奠定

如上所述,辽最初建立了一个“双轨制”帝国。所谓双轨制,就是一国两制。

按古人的话说,就是“以华制华”、“以夷制夷”。辽建立南北院制度,模仿唐朝官僚制度管理汉族,北院以游牧民族传统制度管理游牧地区。

金国也继承了这种方式。地处游牧民族和农民交汇处的北京,成为帝都的不二之选。

蒙古灭徐金国后,蒙古派崇尚汉文化的忽必烈治理中原,这是双重帝国的传承。忽必烈身边有一群汉族幕僚,他们是忽必烈汉化改革的支持者。

1960年,忽必烈在燕京(北京)自立为蒙古皇帝,发布皇帝即位诏书,自称“我”,建立“中统”称号。忽必烈不仅统治着蒙古和游牧地区,还统治着农耕和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的中原地区。

于是,忽必烈于1271年在北京再次登基,宣布继位为中国皇帝,建立元朝。

忽必烈汗把北京作为他的首都。

元朝的皇帝自称是中国的皇帝。“惠福中华,魏京边庭”是在《成卫之歌》中说的,奏于元宗庙的祭拜中;

元朝对日本的国书说,“日本的近邻朝鲜,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与中国相连。至于我,没有办法与之讲和。”;元帝要打越南,宰相说:“一个蛮夷小国,不足以容中国。”。

当时外国人还称元朝为中国,而不是蒙古。正如《马可·波罗游记》所记载的,国名是中国(中国),而不是蒙古(蒙古)。

元朝中央机构

元朝建立后,有一段时间蒙古文化至高无上,同时中国文化和中亚文化并用,形成了文化融合的趋势。

后期汉化趋势明显加快。如元仁宗早年恢复科举,史称“科学的延伸”,以朱成理学为官方正统思想。

元初政府制定了统一的文字“八思巴字”,但逐渐衰落,汉字成为官方文字。

从这个过程来看,元朝一开始并没有完全接受中华文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朝逐渐汉化了。

到元末,元朝统治者已经完全接受了它是中国一部分的观念,开始组织修订《宋史》,成为二十四史之首。

元杂剧

此时的中国,已不再是局限于中原的中国,而是包括东亚汉族农耕区和游牧区在内的大中国。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如果中国只是汉族的中国,那就太狭隘了。唐太宗曾说“自古以来,中国历来贵,吾爱其一”。

魏源曾经讨论过“世祖...夏中受汉室统治,改国号为中国,建立陈济大纲,然后吞并东南,统一中外。”清朝雍正帝在大正义感上批驳华夷之分,妙不可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疆域不可能辽阔。其中一些不投靠外国人的被斥为野蛮人。比如三代以上有苗、荆楚、西安,就是今天的湘鄂陕之地。今天的目的是什么?

至于汉唐宋的鼎盛时期,北地和西戎都是边陲之地,始终不能投降,都有自己的土地。这个边界和另一个边界之间有一个边界。自居中土,君临天下,极端边缘的蒙古部落,都属于领地。是中国的辽阔疆域,是中国臣民的大幸。怎么能说中外有差异呢?"

三,蒙古族是中国民族之一

元朝灭亡后,蒙古势力重返北方。推翻元朝的朱元璋肯定了元朝的正统地位。

他说:“元中华活了一百岁,我和卿等父母全靠它。”“袁遗帝虽来中国,百年之内,家财万贯,祖父提前安享太平。”

“自宋左迁,元北狄,接掌中国,遍天下,而不降。这是上天赐予的礼物。”“我只是中国的国王,自从宋云结束后,我的命运就住在沙漠里,我在中国已经一百多年了。”

朱元璋还下令修改元朝的历史,不仅把忽必烈等人列入本世纪的记载,还把铁木真以来的蒙古大汗也包括进去了。

朱元璋

明朝时期,蒙古势力逐渐分裂为三部分,即漠南蒙古(内蒙古)、喀尔喀蒙古(外蒙古)和磨溪蒙古(卫拉特蒙古)。

其中铁木真和忽必烈的直系后裔都属于察哈尔部,属于漠南蒙古。清朝崛起之时,皇太极三征丹琳,获得蒙古汗国的敕令,成为蒙古大汗。

此后,内蒙古被纳入清朝版图,而其他蒙古人也在名义上归顺了清朝,包括卫拉特蒙古人(后来建立了准噶尔汗国)、霍索特汗国和喀尔喀蒙古人。

康熙年间,喀尔喀蒙古和霍霍汗国(青藏高原)正式纳入管辖。乾隆年间,准噶尔汗国被灭,蒙古高原所有蒙古部分基本统一在清朝之下。

清朝雍正年间,与ELS签订《布良斯基条约》,在国际法上规定喀尔喀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

清朝末年,宣彤皇帝退位,发布退位诏书,诏书中提到:“满、汉、蒙、回、藏诸民族之完整领土,仍为中华大共和国”。

即使清朝灭亡后,外蒙古一步步独立,但内蒙古仍然是中国的一部分。今天内蒙古有422多万蒙古族,中国有650万蒙古族,外蒙古只有300万。

此外,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汗的直系黄金家族一直居住在内蒙古。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它的元朝都是中华民族建立的正统王朝。

蒙古族

蒙古人占领中原就像马其顿南下统一希腊城邦。马其顿原本是希腊人的国家,但早期是游牧国家。

同样,蒙古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只是形式上是游牧民族。马其顿帝国建立后,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将希腊文化带到了东方。

但元朝建立后,授予中国空之前的巨大疆域,同时打通了亚欧交通要道,让中国的文化和科技发明源源不断地传入西方,从而为世界现代文明的崛起做出了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5524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3
下一篇 2022-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