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十大地标建筑是什么?

张家口十大地标建筑是什么?,第1张

张家口十大地标建筑是什么?

01

桥西大境门景区

张家口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大境门,建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具有350多年历史,是中国万里长城中四大关口之一,在历史上曾有重要地位。大境门造型朴实厚重,它所体现的粗犷苍劲、限而不拘的气势,在整个长城文化中是绝无仅有的,是通往口北的要道。它是一座条石基础的砖砌拱门,门墙高12米,底长13米,宽9米,有木质铁皮大门两扇。顶部为一平台,长12米,宽7.5米。外有1.7米高的垛口,内有0.8米高的女儿墙。门楣有察哈尔都统高维岳——当时的地方军政首脑于1927年书写的“大好河山”四个大字,苍劲壮观。相传,清康熙皇帝远征回归京都,夜经此地,曾露宿大境门外,后建卧龙亭和将军亭。

02

桥西堡子里

张家口堡是张家口市区最早的城堡,张家口市区的“原点”与“根”。其中张家口另一个历史悠久的标志性建筑,是桥西堡子里的玉皇阁。玉皇阁始建于明万历九年,曾是堡内最高建筑,形制保存都比较完整。玉皇阁顾名思义是供奉玉皇大帝的地方,实际上它是当时张家口堡的瞭望塔和指挥中心,军事作用不可小视。与玉皇阁同为标志性建筑的还有文昌阁,文昌阁供奉文昌帝君,兼具钟楼与鼓楼作用,其建筑设计融合佛、道文化,西方拜占庭式建筑、中国传统建筑于一体,被称作张家口多元文化的结点。这样的两座建筑作为标志性建筑,自然也是无可争议的。

03

张家口站

张家口站是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张家口车务段管辖的铁路车站,是张家口的标志性建筑。张家口站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屋盖为双向钢桁架形式。站房设计以“雪国境门”为设计理念,将张家口大境门的拱门与自然地貌的弧形元素加以抽象,造型意象丰富并具有动感,传达出在2022年冬奥会迎接世界八方来宾的理念。张家口站整体采用浅色建筑材质,灵感来自张家口地区广袤无垠的自然风光,仿佛积雪山脉映于天际,呼应冬奥主题。车站造型融入“人”字形曲线,既表达对百年京张的敬意,也为候车厅提供自然采光;站台雨棚采用清水混凝土雨棚柱,雨棚柱表面光滑,棱角分明,体现了“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

04

张家口展览馆

张家口展览馆于1968年建成,展览馆外形有点像人民大会堂,加上面对清水河,显得气势恢弘,很是壮观,直到现在仍然是张家口人最喜欢来和最具人气的地方。张家口展览馆的东面是新华书店和现代购物中心尚峰广场,这些建筑无不见证着时代的变迁、文明的进步、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党的伟大决策,才换来了如今美丽繁荣的张家口。

05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是中国首座跳台滑雪场馆,主体建筑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饰物“如意”,因此被形象地称作“雪如意”。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为张家口的标志性建筑,该建筑物为2022北京-张家口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跳台滑雪项目竞赛场馆,同时为2022北京-张家口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张家口主办区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共设计两条赛道,分别由落差136.2米的大跳台赛道和落差114.7米的标准跳台赛道组成(位于山下的看台区也是“雪如意”的一大亮点,其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

06

张家口草原天路

草原天路是连接崇礼滑雪区、赤城温泉区、张北草原风景区、白龙洞风景区、大青山风景区的一条重要通道,也是中国大陆十大最美丽的公路之一。草原天路全长132.7公里,犹如一条蛟龙,盘踞于群山峻岭之颠,蜿蜒曲折、跌宕起伏,绵延百余公里。蓝天与之相接,白云与之呼应,行走在天路之上,就像是漫步在云端,故而得名“天路”。这里是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边缘,平均海拔1400米,年均气温只有摄氏4度,素有“天下十三省,冷不过桦皮岭”之说。

07

张家口通泰大桥

通泰大桥是张家口市地标建筑之一,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下承式钢结构悬索拱桥,主跨190米,双向6车道,设计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全桥吊索共28根,吊索采用高强度镀锌钢丝成品索,双层PE保护层,冷铸锚固体系。为保护吊索,除采用PE保护层外,在桥面以上2.5米高度内设不锈钢管,在与主梁结合处设防水罩,上、下锚头采用防腐油脂处理,并设置减震器,在索管内注入发泡材料,拱座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08

南安寺塔

南安寺塔位于蔚州古城西南,是蔚州古城地标建筑。南安寺塔是一座始建于北魏佛教盛行时期,重修于辽代的8面13级实心密檐砖塔,因坐落在南安寺,故名南安寺塔。 塔高28米,塔基为石条叠砌而成,塔身置于莲花座之上。塔身第一层较高,各隅皆有塔柱,四周相间设拱形隔扇门与小窗,顶部雕盘龙,盘龙之上又有砖斗拱;二层以上变低。各层都悬有铁马,微风吹过,叮咚有声。塔顶雕饰莲花,承托刹身。南安寺塔,是蔚县著名的文物景观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9

清远楼

清远楼位于古城宣化正中,是一座气势雄伟、造型别致、结构精巧的高大古楼,被人们誉为“第二黄鹤楼”。清远楼,又名钟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全楼高25米,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顶的高大建筑。楼内有明代古钟,重约万斤,用四根通天柱架于楼体上层中央。镇城钟声悠扬洪亮,可远传40余里,故清远楼又俗称钟楼。

10

镇朔楼

镇朔楼又名鼓楼,坐落在古城宣化区的中轴线上,南与拱极楼、北与清远楼遥相呼应,构成了古城宣化独特的靓丽景观。镇朔楼是宣化古城内最高大、最宏伟的古代建筑,修建于明代早期,历史悠久,与当时大规模的城工同时兴建。镇朔楼以明代宣府镇总兵例佩“镇朔将军印”而得名,是宣府军事冲要之地的标志。古姿犹存、风韵依然的镇朔楼,向世人展示着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汉民族的古老文化。1996年,国务院公布镇朔楼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5925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4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