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国家A级景区名单是什么?

广西国家A级景区名单是什么?,第1张

广西国家A级景区名单是什么?

01

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

大明山山体长68公里,宽23公里,横跨武鸣、上林、马山、宾阳四县,距南宁市区76公里;北回归线横贯中心,平均海拔1200米,主峰龙头山海拔1760米,为桂中南第一高峰。大明山以“雨后晴翠,层峦叠嶂,满目生机”而得名,被誉为“岭南奇山,人间仙境”。大明山由于地形复杂,气候独特,相对温差大,动植物资源丰富等,塑造了其风光无限、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

02

昭平黄姚古镇风景名胜区

黄姚古镇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东北部,距离贺州市区40公里,距桂林200公里。黄姚古镇方圆3.6公里,属喀斯特地貌。发祥于宋朝年间,有着近1000年历史。自然景观有八大景二十四小景;保存有寺观庙祠20多座,亭台楼阁10多处,多为明清建筑。著名的景点有广西省工委旧址,古戏台,安乐寺等。黄姚古镇2007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9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4A景区。

03

桂林市猫儿山景区

桂林市猫儿山景区,位于桂林市兴安县华江高寨,距桂林市80多公里,号称“华南之巅”,是著名的“漓江之源”。猫儿山峰顶为一花岗岩巨石,因形似卧猫,故称猫儿山。景区山体古老,地形复杂,气候温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植物种类繁多。猫儿山景区是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教育基地、全国林业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集观光、探险、徒步、度假于一体的避暑胜地。

04

河池宜州怀远古镇景区

怀远古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是广西四大古镇之一,也是一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夏日里的怀远古镇,到处是青砖、黑瓦、白墙的明清建筑风格,古色古香,到处流淌着沁人心脾的古老韵律。古镇风俗习惯繁多,每年中秋节,都会举办刘三姐文化旅游节“中秋祭月节”活动,让游客在游古镇赏月的同时,不仅可以品尝各色美食如八宝饭、黄花酒、马打滚等怀远特色美食,还能体验古镇的别样民俗风情。

05

广西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

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防城港市上思县南部、十万大山北麓。公园占地面积约3.22万亩,其中国家重点公益林约2.94万亩,水域和建设用地约0.28万亩。园内古木参天,溪流潺潺,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植物种类多达1890多种,珍稀植物如金花茶、罗汉松等;动物种类超过280种,素有“森林海洋,天然氧吧”之美誉。

06

南宁市江南区扬美古镇景区

扬美古镇,始建于宋代,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西南部,距离南宁市区仅36公里。古镇以老街、碧水、金滩、奇石、怪树著称,也是辛亥革命党人黄兴、梁烈亚进行革命活动的根据地。扬美古镇是南宁市明清古建筑保留得最为完整的地方,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遍布全镇,现有二百多处,大多分布在古镇内的各街巷里,特色鲜明的明清民居有的还完好无损,素有“小南宁”之称。

07

阳朔西街

阳朔西街,又称洋人街,位于阳朔古镇中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的一条步行街,是阳朔最古老繁华的街道,也是阳朔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西街宽约8米,长近800米,略呈东西走向,东到滨江路,西到蟠桃路,中间与县前街、城中路交汇。景区明城墙、碑刻、古寺、古亭、名人故居、纪念馆等这些古老的建筑保存皆完整。

08

鹿寨县中渡古镇景区

中渡古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西北26公里处。景区是鹿寨文明的发源地,是鹿寨融安永福三县的结合部,也是鹿寨县西北边陲的经济重镇,素有“四十八弄的明珠”之称。古镇面积为374平方公里,境内奇山秀水,民风淳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至今保留有古城门、城墙、商号,中渡古榕众多,是夏季避暑纳凉佳地。

09

大圩古镇

大圩古镇,位于灵川县漓江东岸,父子岩东南,磨盘山北,距桂林15公里,是国家AAAA级景区,也是广西古代“四大圩镇”之一。古老的大圩老街顺着漓江绵延2公里长,不宽的街道上铺着青石板,石板路两边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景区的民居建筑南低北高,临江依山而建,多为三进、四进式建筑,外通码头、巷道,内通商业古街,主要景点包括万寿桥、清真寺、13个码头、广昌布行、江西会馆等。

10

东兴市北仑河口景区

北仑河沿岸立有大清国钦州界1至8号共八块界碑。竹山村中保存有大清国钦州界1号界碑,系清光绪十六年二月(公元1890年4月)所立,碑文为时任清政府界务总办、四品顶戴钦州直隶州知州李受彤所书。1号界碑作为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维护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的历史见证,如今已成为吸引了来自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景点。北仑河口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于东兴市竹山村中越界河位北仑河的出海口。从东兴东防一级公路到竹山即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5949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4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