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经典契诃夫作品是什么?

十大经典契诃夫作品是什么?,第1张

十大经典契诃夫作品是什么?

01

装在套子里的人(小说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作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契诃夫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别里科夫的世界观就是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但是他所作所为,在客观上却起着为沙皇专制助纣为虐的作用。他辖制着大家,并不是靠暴力等手段,而是给众人精神上的压抑,让大家“透不出气”。可以说是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使他惧怕一切变革,顽固僵化,他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但更是受害者。

02

变色龙(小说)

《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契诃夫在该作中栩栩如生地塑造了虚伪逢迎、见风使舵的巡警奥楚蔑洛夫,当他以为小狗是普通人家的狗时,就扬言要弄死它并惩罚其主人。当他听说狗主人是席加洛夫将军时,一会儿额头冒汗,一会儿又全是哆嗦。通过人物如同变色龙似的不断变化态度的细节描写,有力地嘲讽了沙皇专制制度下封建卫道士的卑躬屈膝的嘴脸。《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代表作,“变色龙”已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9] 该作已被收入初中语文课本。

03

小公务员之死(小说)

《小公务员之死》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创作的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记叙了一个小公务员在剧院看戏时不小心冲着一位将军的后背打了一个喷嚏,便疑心自己冒犯了将军,他三番五次向将军道歉,最后惹烦了将军,在遭到了将军的呵斥后他竟然一命呜呼了。小说用夸张讽刺的笔调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的极端恐怖所造成的人们扭曲的性格及变态的心理。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he)夫,俄国作家,与莫泊桑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他的小说紧凑精炼,言简意赅,给读者以独立思考的余地。

04

凡卡(小说)

《凡卡》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写于1886年。文章按写信的过程记叙。开始叙述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到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爷爷写信;接着,通过写信向慈祥的爷爷倾诉自己在鞋铺当学徒遭受的令人难以忍受的悲惨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生活,并回忆了与爷爷在一起生活情景。这篇小说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凡卡》已选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材。

05

农民(小说)

《农民》,这部小说创作于1897年,属于契诃夫的晚期作品,极其真实地描述了农民在19世纪80、90年代极度贫困的生活现状,表现了他对农民悲惨命运的关心同情。作者契诃夫(1860—1904),俄国作家,1860年1月29日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1879年进入莫斯科医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题记——真正的强者是那种具有自制力的人。

06

第六病室(小说)

《第六病室》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中篇小说。这部小说没有众多的人物。没有复杂紧张的情节。以一间病窒为主要场景,以一对知识分子为主人公,以他们的争论作为主要情节,却揭示了深刻的主题思想。《第六病室》揭露了沙皇俄国像监狱一般阴森可怕,批判了不以暴力抗恶的主张。小说有意让人物活动在病室这个有限的空间里,暗示第六病室就是俄罗斯大监狱的缩影,而这里的“病人”则代表着全体受苦受难的俄罗斯下层人民。

07

草原(小说)

《草原》作者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本部小说并没有严格的叙述中心,结构松散,有流水叙事的意味,唯一可作为小说线索的大概只有叶果鲁西卡,他在这一路旅行中的见闻事实上构成了小说的主体。叶果鲁希卡离开了母亲和往日熟悉的生活,带着祝福和希望,随着舅舅的商队外出求学。纵然求学之路并非坦途,叶果鲁希卡自身也对生活的小镇充满了留恋,小说中开篇的景致描写还是将叶果鲁希卡心中的希望表达了出来。

08

樱桃园(小说)

《樱桃园》是契诃夫创作的戏剧作品。四幕喜剧《樱桃园》剧本写于1902年至1903年。该故事讲述的是加耶夫、郎涅夫斯卡雅兄妹被迫出卖祖传的樱桃园的故事。加耶夫和郎涅夫斯卡雅兄妹出身于是俄罗斯贵族家庭,继承一个祖传的樱桃园。加耶夫是个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缺乏生活能力的“败家子”,由于不会经营,不久便欠下了大笔债务。郎涅夫斯卡雅从巴黎乔迁故居之后,依然贪慕虚荣,沉醉在享受之中。

09

醋栗(小说)

《醋栗》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讲述了一个庸人为了追求个人幸福而丧失所有优秀品质的故事。醋栗又硬又酸,却被主人公尼古拉·伊万内奇捧为宝贝,成为了他所向往的丰福生活的标志,它其实代表的就是尼古拉·伊万内奇穷其人生所想拥有的平庸的个人幸福。《醋栗》剖析了庸俗、安逸对人的灵魂的腐蚀,描写开始觉醒的知识分子与寄生生活的决裂和对新生活的憧憬,反映了19世纪末俄国的社会现状和时代情绪。

10

带小狗的女人(小说)

《带小狗的女人》是俄国小说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899年12月。小说以十分朴素感人的语言和形象,描绘了一对恋人——古罗夫和安娜,邂逅和相爱的情感历程。小说无论是题材的处理,人物的描写,还是情节结构的安排,都渗透着契诃夫对这个爱情故事的理解:纯真的爱情会使人变得美好和崇高;但在“监狱”似的沙皇俄国,纯真的爱情同一切美好的健康的东西一样。受到压抑和摧残。这样,在契诃夫的笔下,一个以爱情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就具有了暴露黑暗社会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5953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