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掷出窗外事件"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为什么"掷出窗外事件"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第1张

为什么"掷出窗外事件"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三十年战争是1618年至1648年以德国为主要战场的欧洲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最初它只是德国诸侯之间的一场内战,后来因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先后卷入,而最终演变成一场争权夺利的国际战争。

962年,德意志国王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称帝,创建了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在帝国鼎盛时期,它的疆域曾包括德意志、奥地利、捷克、意大利北部和瑞士等地。后来帝国慢慢衰落,一些势力强大的封建家族趁机割据一方,建立起自己的独立王国一一诸侯国。这样,皇帝与诸侯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越来越尖锐。

1526年捷克并入德意志版图,但是,它却成了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1617年哈布斯堡的裴迪南成为捷克国王。这样,实际上捷克就变成奥地利的附庸国,捷克在宗教、政治上的自治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16世纪以来的欧洲宗教革命出现了许多"新教"。1608年,旧教诸侯成立了"天主教同盟”。双方矛盾越演越烈。裴迪南本就是一个狂热的守旧分子,他上台以后,残酷地迫害捷克的新教徒。新教的教堂被拆毁,作新教礼拜的人被投入监狱。裴迪南对新教的高压政策激起了捷克人民的强烈反抗。

1618年5月23日,捷克布拉格人民举行了起义,一些愤怒的新教徒和群众手持棍棒和长刀冲进王宫,他们把裴迪南的两个钦差大臣捉住。在一片怒吼声中,两个钦差大臣被从窗口抛入外边的壕沟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掷出窗外事件”。

"掷出窗外事件"发生后,对立的德意志新、旧教诸侯开始了内战,并随着各西欧主要国家的卷入,最终引发了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以德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的失败而告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5994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