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魏荣爵(1916~)介绍

关于魏荣爵(1916~)介绍,第1张

关于魏荣爵(1916~ )介绍

[拼音]:Wei Rongjue

中国物理学家。1916年9月4日生于湖南省宝庆县(今邵阳市)。1937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士学位。1945年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和伊立诺伊大学研究生院主攻原子核物理,获硕士学位。鉴于当时国内发展高能物理实验尚无可能,1947年转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随声学家V.O.克努曾攻研声学。1950年获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后任该校研究员。1951年与夫人陈其恭教授举家回国,任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和金陵大学兼职教授。1952年起任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该校声学研究所建立后任所长。1981年他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他还被选为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电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美国声学学会高级会员。

魏荣爵是中国声学事业的创始人之一。1952年他首先在南京大学开展声学方面的研究,为中国建立起一支声学队伍。1954年在南京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声学专业,3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声学人材,其中研究生20多名,大学毕业生600多名,他们已成为中国声学事业的骨干力量。

魏荣爵教授的研究成就遍及物理声学、语言声学、建筑声学和电声学等声学的各个分支。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70余篇,并早在大学肄业期间就进行过语言音韵学方面的研究,发表文章多篇。他的博士论文运用分子的弛豫吸收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低频声波在水雾中的反常吸收,指出声波导致气液两相转换是声能耗散的原因,该理论与国外的最新研究符合。他还进行过声波消雾的研究。回国后,他最先开展语言声学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最早提出用语噪声方法测量汉语平均谱,他研究了混响及噪声对汉语语言通信的影响,并带领他的学生采用电脑在噪声背景中提取语言信息。他对分子声学、微波声学、非线性声学、低温声学和声学分岔、混沌、孤立子的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开创性的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其中大部分课题为国内填补了空白,并和他的学生发表有关论文30余篇。他十分重视实验工作,在美国时,他就首创了雾滴计数器,回国后在南京大学建造了第一个消声室和混响室,1954年成功地设计了对金门、马祖广播的远射程扬声器,此后又设计了用空心铁球测量声波衰减与空气相对温度的装置,该成果被列为建国十周年声学成就之一──该设计比美国同行早 7年。最近他和他的学生验证了用小水槽观察孤立子的实验,报告了这类成果,阐述了声学在近代物理学中的地位。

魏荣爵重视国际学术交流,曾多次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1979年应聘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访问教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002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