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哥伦比亚介绍

关于哥伦比亚介绍,第1张

关于哥伦比亚介绍

[拼音]:Gelunbiya

[外文]:Colombia

拉丁美洲国家。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西濒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海岸线长2900公里;陆邻巴拿马、委内瑞拉、巴西、秘鲁和厄瓜多尔。 面积1141748平方公里,人口2760万(1985)。全国划分为23个省、4个地区和5个特别区。首都波哥大

自然条件

全国可分为两大自然区。西部安第斯山区,占国土面积1/3,由一系列条状山脉及山间高原、谷地和盆地组成,还包括太平洋和加勒比海沿岸狭窄平原。安第斯山脉从西南部入境,分成3条纵列山脉向东北扩展。西科迪勒拉山脉与太平洋岸平行,海拔在2000米以下,有几条支脉向北伸至加勒比海岸和巴拿马境内。中科迪勒拉山地势较高,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有的高峰超过5000米,多火山。东科迪勒拉山脉长1200公里,宽120公里,向东北伸至瓜希拉半岛,半岛附近的孤立山地哥伦布峰海拔5774米,为全国最高峰。安第斯山区有2条纵长的谷地,即西、中科迪勒拉山脉之间的考卡河谷地和中、东科迪勒拉山脉之间的马格达莱纳河谷地。各条山脉中也夹有平坦肥沃的山间高原、盆地和谷地,如东科迪勒拉山脉的波哥大高原、中科迪勒拉山脉北段支脉间的阿伯拉谷地等。地处热带,气候垂直分异明显。一般海拔1000米以下为热带,西科迪勒拉山脉西坡和太平洋沿岸地区终年高温多雨,森林密布,属热带雨林气候;加勒比海沿岸地区干湿季分明,属热带草原气候。1000~3000米为亚热带和温带,气候温湿,年平均气温13~18℃,多山间高原、盆地和谷地,适宜居住和耕作。3000~4500米属高寒草地。4500米以上永久积雪。山区河流分别注入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前者如圣胡安河、帕提亚河等,后者包括全国第一长河马格达莱纳河及其支流。多数河流湍急。富水力资源。

东部大平原地区占国土面积2/3。 其中北半部是奥里诺科河上游平原的一部分,海拔25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23℃以上,年降水量1500毫米,干、湿季分明,属热带草原气候。南半部为亚马孙河上游平原的一部分,海拔250米以下;终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3℃以上,年降水量2500毫米,属热带雨林气候。河流纵横,多源于东科迪勒拉山脉,如梅塔河、瓜维亚雷河、亚里-卡塔河等,向东分别流注奥里诺科河和亚马孙河。

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矿藏有石油、煤、铂、金、铁、铜和绿宝石等,其中绿宝石储量居世界首位,煤、金等的储量居拉丁美洲前列。森林占国土面积51.3%。水力蕴藏量达5000万千瓦。

居民

以印欧混血种人为主, 占全国人口的 57%;白人占20%,黑白混血种人占14%,黑人占4%,余为印第安人等。198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4.2人。全国90%以上人口分布在西部山区,尤集中于海拔1200~2700米的山间高原、盆地和谷地,广大东部平原地区人口稀少。1982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波哥大、麦德林等5个大城市拥有全部城市人口的50%左右。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

领土形成和经济开发过程

1525年西班牙殖民者在哥伦比亚沿海建立圣玛尔塔作为居留地。1536年殖民者到达波哥大,并称该地区为新格拉纳达。1718年为新格拉纳达总督辖区的一部分。1819年正式独立,成立哥伦比亚共和国。1822年与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共同组成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30年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解体。1831年改名为新格拉纳达共和国。1886年起改为哥伦比亚共和国(1903年巴拿马省独立)。

公元16世纪以前,印第安人奇布查族在西科迪勒拉山区和波哥大盆地种植棉花、马铃薯、玉米等作物,并开采黄金和绿宝石。18世纪末引种咖啡成功,1818年起在马格达莱纳河中下游谷地以东的库库塔、布卡拉曼加一带建立了咖啡种植园,随后又向南、向西扩展,推广到全国所有适宜咖啡种植的地区,咖啡生产成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工业发展始于20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石油工业兴起,促进了其他工矿业部门的发展,经济趋向多样化,特别是60年代以来,发展速度较快。

经济地理

经济发展在拉丁美洲国家中属中等水平,1982年国内生产总值389亿美元,人均产值1430美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1982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8%,全国就业人口的26%从事农业。可耕地面积为3500多万公顷,已耕地面积720万公顷,主要种植咖啡、甘蔗、香蕉、烟草、棉花以及水稻、玉米等。咖啡占突出地位,1981年产咖啡84万吨,输出量54.4万吨,均仅次于巴西居世界第二位;咖啡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3。全国有30多万个咖啡园,占耕地总面积的30%以上,主要分布在卡尔达斯、安蒂奥基亚、昆迪纳马卡等省海拔1800米左右的安第斯山山间谷地和山坡上。甘蔗、棉花、烟草等分布于海拔1500米以下地区;香蕉、柑橘等分布于2000米以下的地区;谷类作物和蔬菜分布于3000米以下地区。粮食不能自给。养花业较盛,花卉出口为国家外汇收入重要来源之一。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部门。牧场占国土面积的28.9%,牲畜总头数仅次于巴西和阿根廷,占南美洲第三位,1981年有牛2425万头、猪225万头、羊308万只。畜产品有部分出口。林业以采伐经济价值高的桃花心木、杉等为主。1980年生产圆木4280万立方米。太平洋沿岸海域正当寒、暖流交汇处,是金q鱼、虾、沙丁鱼等的重要渔场,但渔业资源尚未充分开发,1980年渔获量仅6.5万吨。

70年代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在 7~10%之间。1982年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其中,矿业以开采石油为主,1970年产量曾达1100多万吨。近年来有些油田枯竭,开采量日益减少,1982年石油探明储量7300万吨,产量为700万吨。石油消费量则日益增长,1975年起由石油输出国变为输入国。油田主要分布于马格达莱纳河中游及东北部地区。煤炭探明储量20.7亿吨,占拉丁美洲首位,主要分布于瓜希拉省,1980年煤产量526万吨。采金业历史悠久,为拉丁美洲重要产金国,主要分布于安蒂奥基亚省(占70%),其次是乔科、纳里尼奥等省。铂产量居世界前列,主要产于乔科省。绿宝石产量居世界首位,主要产于博亚卡省以及波哥大附近山地。

制造业发展较快,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超过农业。以食品、饮料、纺织、制鞋、制糖、咖啡加工等传统工业部门为主,并初步建立了钢铁、金属加工、机器制造、化学、炼油、汽车装配等重工业部门。全国2/3的工厂集中在安蒂奥基亚、昆迪纳马卡和考卡3个省,波哥大、麦德林、卡利等大城市为主要工业中心。

全国有公路10.9万公里,铺面公路占14.7%,主要干道沿山间谷地纵贯南北。铁路全长3500多公里,主要干线从波哥大到加勒比海岸的圣马尔塔港。主要贸易港有太平洋沿岸的布埃纳文图拉以及加勒比海岸的卡塔赫纳、巴兰基亚、圣马尔塔等。马格达莱纳河是沟通内陆和加勒比海的主要内河航道。航空运输业较发达,全国有176个机场。其中国际机场6个。

哥伦比亚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明显。全国人口、城市、工农业生产、交通网等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安第斯山区,尤其是马格达莱纳河谷地、考卡河谷地和若干山间高原、盆地。东部平原地广人稀,经济以粗放牧业和林业为主。

参考文章

  • 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 哥伦比亚角鸮的名称类别、地理分布、保护现状鸟类知识
  • 哥伦比亚丛霸鹟的名称类别、保护现状、地理分布鸟类知识
  • 哥伦比亚的甘蔗草种植技术经济作物
  •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 哥伦比亚出生的影视明星生活知识
  • 哥伦比亚薮雀的地理分布鸟类知识
  •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 阿根廷、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的由来世界史
  • 哥伦比亚秧鸡的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鸟类知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023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