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弗朗西斯氏菌属介绍

关于弗朗西斯氏菌属介绍,第1张

关于弗朗西斯氏菌属介绍

[拼音]:Fulangxisishijun shu

[外文]:Francisella

分类位置未定的细菌。菌体细小,球状或卵圆形,也可呈多形态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常呈两端浓染。因美国微生物学家T.小弗朗西斯对本属中的图莱里杆菌(F.tularensis)研究有贡献,所以本属以其姓命名。本属有2种。

图莱里杆菌

1912年首先在美国加州的图莱里县发现而得名。又因主要为某些野生啮齿类野兔和鸟类的病原菌,尤以野兔最常见,又称野兔热杆菌。人可因接触病畜或间接通过吸血节肢动物(蜱、螨、虱、绿蝇等)昆虫叮咬而感染,也可通过污染食物、水或尘埃等多途径传染。菌体大小0.2×0.5微米。人工培养后,显著多型性,无鞭毛,无芽胞,不易形成荚膜,严格需氧。普通培养基不生长,在凝固的卵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对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少数糖类发酵,产少量酸。耐热性低,在56℃时10分钟死亡。链霉素、金霉素等有高度抑菌作用。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33~36%。不产生外毒素,有内毒素。侵袭力强,能穿透无损伤的粘膜和皮肤。临床类型主要有皮肤、淋巴结、肠伤寒和肺型 4型。目前已可用图莱里热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可用链霉素治疗。本菌对马、绵羊、牛、犬也有致病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027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