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层层序律介绍

关于地层层序律介绍,第1张

关于地层层序律介绍

[拼音]:diceng cengxulü

[外文]:law of superposition of strata

在层状岩层的正常序列中,先形成的岩层位于下面,后形成的岩层位于上面。这一原理称地层层序律,也称叠覆原理。根据岩层空间几何位置的上下叠置关系,可以判定岩层形成时间的早晚。地层层序律是丹麦地质学家N.斯泰诺通过对意大利托斯卡纳地质构造的观察,于1669年首先提出的。

地层层序律是传统地层学的普遍性基本原理,它是沉积物单纯纵向堆积作用的机制和概念在传统地层学中的反映。随着对沉积作用的深入研究,认识到还有另一种沉积作用──侧向堆积作用,并且绝大部分沉积岩层是侧向进积和纵向加积两种作用的复合产物。相应地在地层学中产生了“穿时普遍性原理”和“用岩石对比代替时间对比的反效应原理”。于是地层层序律在现代地层学中,其应用就受到了限制。也就是对任何局部或单个地层剖面来说,地层层序律是一个真理,但对一个较大的范围,或包含许多不同地层柱剖面的一个区域来说,不适宜于解释相邻地层单位的时空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086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