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脉动变星介绍

关于脉动变星介绍,第1张

关于脉动变星介绍

[拼音]:maidong bianxing

[外文]:pulsating variable star

已编入《变星总表》的两万多个变星中,有一万多个是脉动变星,即占总数一半以上。据苏联天文学家库卡尔金和帕连纳戈估计,在整个银河系中,这类变星的总数约为200万个。

由于这类变星自身在不断膨胀、收缩(径向脉动)或发生变形运动(非径向脉动),其光度、颜色、光谱型和视向速度(有时还有磁场)也随之发生变化。根据脉动性质(特别是它们的光变曲线),脉动变星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经典造父变星;

(2)星族Ⅱ造父变星,又名室女座W型变星;

(3)天琴座RR型变星;

(4)盾牌座δ型变星;

(5)矮造父变星;

(6)仙王座 β型变星;

(7)蒭藁增二型长周期变星;

(8)金牛座RV型变星;

(9)半规则变星;

(10)晚型不规则变星;脉动白矮星。有人把①②③⑦⑧⑨合称为“大序变星”。

脉动变星的周期可以相差很大,短至一小时以下,长至几百天,甚至十年以上。例如,还不能确定分入④类或⑤类的GD428的周期只有56分18秒,而另一些不规则变星的周期则可达几十年。在某些脉动变星中,还存在有多重周期的脉动现象。脉动变星的目视星等变幅从大于10个星等,到小于千分之几个星等都有。脉动变星的密度和绝对光度都与脉动周期有一定的关系,这些性质为研究恒星的物理本质和宇宙的尺度提供重要依据。

由光谱型看,脉动变星分布很广。年轻的、年老的都有。脉动的原因是,恒星演化到一定阶段,其结构出现某种不稳定性,从而产生一定幅度的脉动(见变星的脉动理论)。变星的脉动性质,主要由变星内部结构决定,因此各类脉动变星在赫罗图上都有其特殊的位置。

脉动白矮星是新发现的一类脉动变星。它们的变光周期从小于10秒到大于1,000秒不等,典型星如R548(鲸鱼座ZZ)。关于它们的物理本质和演化问题还有待研究。

参考文章

  • 脉动变星(脉动星)天文天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092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