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下实验室介绍

关于水下实验室介绍,第1张

关于水下实验室介绍

[拼音]:shuixia shiyanshi

[外文]:underwater laboratory

设置在海底的供科学家和潜水员休息、居住和工作的活动基地,又称水下居住舱。它是根据饱和潜水技术原理设计的(见潜水技术),可以移动,是从事水下调查研究和潜水作业的重要工具。

水下实验室系统通常由水面补给系统、人员运载舱和水下实验室三部分组成。水下实验室有工作室、寝室和出入口室(闸室),并带有厨房、厕所、浴室等生活设施。内部气压与设置深度水压相等。气体成分根据水下生活要求一般配制为氮、氧或氦、氮、氧混合气体。实验室内外压力平衡时,海水不会进入室内,人员可以通过闸室自由出入。实验室内压力、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由仪表自动监控。

外部一般附有高压气瓶、压载水舱和固体压载等,通过压载水舱注、排水使实验室下潜、上浮。实验室的电力、呼吸气体、淡水和食物由陆上、补给船或补给浮标等补给站,通过电缆、水管、气管组合的“脐带”供应。潜水人员作业完毕返回正常环境之前,通过减压舱进行减压。目前水下实验室工作深度已可达 300米以上,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作业期限通常为两周,最长可达59天。水下实验室壳体一般为耐压高强度钢制成,也有采用橡胶、塑料以及丙烯玻璃等材料的。

水下实验室的设想是在 20世纪 20年代提出来的。1962年,美国“海中人-1”号和法国“大陆架-1”号水下实验室首次在地中海进行试验。初期的水下实验室固定于水下,依靠补给船的起重机吊放海底。以后的水下实验室可以通过压载水舱注、排水,做沉浮的垂直运动,并向作业水深大、自持力强和机动性能好的方向发展。如苏联1977年1月下水的“底栖生物-300”号作业深度达300米,自持力14天,可容纳12名乘员。由于通讯联络、保暖措施、安全减压等方面仍有难以解决的问题,加上造价昂贵,水下实验室目前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今后水下实验室的发展方向是:作业深度大、自持力强、机动性好,同潜水艇、深潜水系统结合成为具有高度机动性能的综合水下活动基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114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