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邹伯奇(1819~1869)介绍

关于邹伯奇(1819~1869)介绍,第1张

关于邹伯奇(1819~1869)介绍

[拼音]:Zou Boqi

中国清代科学家,字一鹗,又字特夫,广东省南海县人。他一生几乎都在家乡研究自然科学和经史,精于光学、天文、数学、度量衡和测量等。他治学的方法,不单从书本上用功夫,还要通过观察、实验、绘图和计算,来探索规律。他曾奉命测绘广东省地图。邹伯奇制造过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浑球仪和七政仪等仪器。现在广州市文物管理处还收藏有他制作的七政仪、地图、望远镜和手稿。

《格术补》是邹伯奇在物理学方面的代表著作,同治十三年(1874)刊行,这是中国近代自著较早的较完整的一部几何光学。《格术补》在《墨经》、《梦溪笔谈》等有关光学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几何光学的方法,透彻地分析了小孔成像、透镜原理、透镜成像公式、透镜组的合焦距、眼睛和视觉的光学原理、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等等;并且还讨论了望远镜的视场、场镜、出射光瞳和渐晕现象等等。此外,邹伯奇对照相术很有贡献。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他制成“摄影之器”,“以木为箱,中张白纸或白色玻璃,前面开孔安筒,筒口安镜而进退之,后面开窥孔,随意转移而观之”(《邹征君遗书·存稿》)。这就是“取景器”。后来又把它装上“收光”(即光圈)与“d簧活动”(即快门)以及自制感光底片,成为照相机。他对感光底片的制作、照片的拍摄、冲洗和印晒等都有介绍。邹伯奇在光学和照相术方面的成就是受到西洋的影响的。他的著作:《格术补》、《补小尔雅释度量衡》等都收在《邹征君遗书》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123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