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水文站网?

什么是水文站网?,第1张

什么是水文网?

[拼音]:shuiwen zhanwang

[外文]:hydrologic network

水文测站在地理上的分布网。按照科学原则把测站组成站网,能解决无测站地区的一些水文问题,发挥比各种单站更大的作用。水文站网的密度是否合理,布设是否恰当,对水文资料的质量及投资有重大影响。

分类

中国把水文测站按性质分为基本站和专用站两大类。基本站网由基本站组成,是综合国民经济各方面的需要,由国家统一规划建立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实测水文资料,为探索基本水文规律提供依据,满足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水文情报预报的需要。基本站比较稳定,一旦建成后,不能轻易撤销或迁移。其施测应按规范进行,资料整编后刊入水文年鉴或储存于水文资料库。专用站是为某项工程或专门目的设立的,对基本站网起补充作用。专用站的观测项目、要求及测站的撤销与迁移,可由有关部门自行决定。在中国,水文站网主要指基本站网。

在中国,还按测站的测验内容,将测站分为以下5类。

(1)水文站:观测水位、流量,或兼测降水、蒸发、泥沙、水质等项目;

(2)水位站:只观测水位,或兼测降水;

(3)雨量站:观测雨量;

(4)水质站:只作水质监测;

(5)地下水观测井:观测地下水位或兼测地下水开采量、水质。

规划

为使水文站网布设得经济合理,必须事先进行站网规划。规划时应注意三个方面:

(1)整体布局,即把统一规划布设各个测站、项目看作一个有机联系着的网络,能用所收集到的资料,借助于相关、内插、移用等方法,解决站网覆盖区域内任何地点的水文问题。应根据河流大、小的不同和流域气候、自然地理景观的差异通盘考虑。利用近代发展起来的水文模型,可对水文要素的变化和相互关系进行较全面的考察。这种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站网规划中。

(2)合理密度,即站网越密,内插精度越高,但投资也越大。这与水文要素在地区上的变化情况,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设站条件和费用等因素有关。根据地区的水文特性,应用社会经济分析、优化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可望求出最优布站密度。

(3)适时调整,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任务的演进,对资料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把水文站网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动态系统,要及时进行分析、验证、调整和补充。

发展概况

中国于1865年在汉口江汉关测量水位,1910年于天津郊区海河小孙庄设水文站测量流量。到了1937年已有水文站403处(台湾省未计入,下同),以后因战争影响大部被破坏。1949年以后,水文站网迅速发展,至1987年底,基本站网共有各类测站21589处,其中水文站3667处,密度为3.5处/万km3,东部一些省市为10处/万km3以上。

在世界上,由于水源紧张和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站网发展迅速。美国地质调查局所属水文站数,1929年为2238处,1980年为16500处。英国水文站数,1935年为100处,1980年为1200处。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1977年出版的 123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料统计(有些国家尚包括专用站在内),水文站平均为4处/万km3,其中德国、瑞士与荷兰等国家为50处/万km3以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235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