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滑坡地区路基?

什么是滑坡地区路基?,第1张

什么是滑坡地区路基?

[拼音]:huapo diqu luji

[外文]:subgrade in land slide region

滑坡是山坡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下滑的现象。它是山区道路的主要病害之一。大规模的滑坡,可以堵塞江河,摧毁道路。

滑坡大多发生在地质不良的山区。影响滑坡发生的因素主要有岩性、构造、水和地震等。泥岩、页岩、千枚岩、云母片岩等软弱岩层和粘土、黄土、碎石土等松软土层易产生滑坡。倾向与斜坡一致的层面、基岩面、断层面、软弱岩层及其夹层、含水层的顶板或底板等,都可能成为滑坡的滑动面。很多滑坡的发生与降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有密切关系。水可增大滑坡的下滑力,降低滑动面土石的抗剪强度。地震可使斜坡土石结构破坏,沿原有软弱面或新产生的软弱面发生滑动。一般认为6级地震即可诱发滑坡,7级以上地震可诱发大规模的滑坡。除去自然因素外,不合理的切坡或坡顶加载等人为因素也会引起滑坡。由于滑坡发生主要取决于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所以滑坡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滑坡在中国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和东南地区,以及西北黄土高原等地区。其中西南地区的滑坡不仅类型多、规模大,而且分布广泛,发生频繁。

滑坡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例如,按滑坡的形成历史和发展可划分为古滑坡、老滑坡、新滑坡、近代活动滑坡;按滑动时的力学作用可划分为推动式滑坡、牵引式滑坡等。道路工程常采用的分类有如下几种:按组成滑体的物质可分为粘性土滑坡、黄土滑坡、堆积层滑坡、岩层滑坡;按主滑动面的成因类型可分为堆积面滑坡、层面滑坡、构造面滑坡、同生面滑坡;按滑体的厚度可分为巨厚层滑坡(>50米)、厚层滑坡(20~50米)、中层滑坡(6~20米)、浅层滑坡(<6米)。

大型滑坡对道路威胁大,选线时应尽量绕避。难以绕避时,应注意选择路线平面位置、标高以及通过方式,以求不恶化滑坡并增强其稳定性。滑坡防治主要是:对不会发生急剧变形而造成灾害的大型滑坡,应制定防治规划,进行分期治理;对可能发生急剧变形而造成灾害的滑坡,应迅速采取工程措施,以防止滑坡造成的灾害。道路工程上常用的防治滑坡措施有:

(1)排水。设置截水沟以截排流向滑坡区的地面水;在滑坡区内填塞裂缝、整平夯实地表,防止地面水下渗;在滑坡体上设置排水系统,将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排出滑坡体外;采用渗沟截断地下水的补给来源;采用渗沟、隧洞、水平钻孔等排除滑坡体内的地下水;采用渗井、垂直钻孔等方法降低地下水位。

(2)改变滑体外形,增强稳定因素。在滑坡体的上部主滑部分刷方减重,以减少下滑力,或在滑坡体的下部抗滑部分加载,以增加抗滑力。

(3)修建支挡建筑物。在滑坡头部设置支撑渗沟、抗滑挡墙、抗滑桩群等,以抵抗滑坡体的滑动。

(4)改善滑带土的力学性质,提高其力学强度。如采用焙烧、电渗排水、压浆和化学加固等措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239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