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天安门?

什么是天安门?,第1张

什么是天安门?

[拼音]:Tian'anmen

[外文]:Tian An Men

原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在北京市区中心。创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名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改称天安门。城台是用停泥城砖以一顺一丁(也称梅花钉)的砌法铺成。台壁全部抹灰涂丹,南北贯以四卷四伏的筒状砖卷五道,下端为白石须弥座,台顶周圈为磨砖对缝的宇墙(俗称女儿墙)。在 2000余米2的城台上,耸立着木结构建筑的城楼,通高33.7米。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属于高等级的建筑体制。在城台的中间垒砌须弥座,并环以白石勾栏做为建筑的台基。柱网设计是按《易经》中“九五之尊”的说法布置,面宽九间,进深五间。装修均为棂花格扇,前后廊的檐柱上安装雕刻精美的雀替,既是额枋间的联系和承托构件,又有装饰功能。屋顶采用重檐歇山式的建筑形制,由于歇山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宋代称九脊殿。其结构为悬山与庑殿组合而成。为了承托屋顶末端的桁条(檩条),把两端屋架挑尖梁转90°布置,称为挑尖顺梁,梁上安交金墩,承托採步金。採步金的作用是既承载桁条和承托山面的椽子,在山面椽子上又立构件支顶桁头,钉山花、博风板即是歇山顶的做法,不过天安门的上层屋顶下面又有一圈腰檐,每层檐下均设额枋、平板枋和斗栱承托正心桁和挑檐桁,檐下为青绿叠翠的和玺彩画。红墙、朱柱、黄琉璃瓦顶的鲜明色彩和雄伟的造型,呈现庄严、壮丽的景象。(见彩图)




城楼下是碧波粼粼的金水河,河上有五座雕琢精美的汉白玉金水桥。城楼前两对雄健的石狮与挺秀的华表巧妙地配合,使天安门成为一座具有完美艺术风格的建筑。1949年以后,天安门又经过多次修葺,并改建了天安门广场。这里成为全国人民政治活动的中心。

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它的庄严肃穆的图形是中国国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开国大典以及五四运动、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都与天安门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参考文章

    《我爱北京天安门》读后感5篇400、600、700、800字读后感作文天安门名称的由来中国地理哪些商品要有激光天安门防伪标贴?生活知识天安门广场(Tian’anmenSquare)中国地理天安门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天安门广场》读后感3篇400、500、700字读后感作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240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