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墨?

什么是墨?,第1张

什么是墨?

[拼音]:mo

[外文]:China ink

一种固体砚磨颜料。通常为黑色块状。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之一。主要用于书写、绘画、拓碑等。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墨的使用改善了文字的储存条件,推进了文字的传播和演化速度;墨与其他中国书画材料结合运用,形成了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的独特风格;墨对中国印刷术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之一。

简史

中国约公元前50世纪的彩陶和约公元前14世纪的卜辞甲骨上,遗留有黑色的纹饰和文字,可视为墨的痕迹。原始墨的黑色颜料直接取之于自然物质,如雷炙、燃烧后的有机物炭质、烟炱、动植物分泌物(墨鱼汁、氧化的漆树脂),以及色土和有色矿石(煤、石墨)等。1980年陕西临潼姜寨村仰韶文化墓葬出土一套完整的绘画工具中的黑红色矿石,须用研石压住在砚上兑水研磨后才能当颜料使用,即是墨的一种雏形。

春秋、战国时的文字著述中,出现了墨的内容,如《尚书·吕刑》中有:“墨罚之属千”的记载;《礼记·玉藻》中有:“卜人定龟,史定墨”的记载。出土的同期实物竹简、木牍、帛书上的文字,经考证有许多是用毛笔蘸墨书写的。湖北云梦睡虎地秦代墓葬出土的古墨残块,是由人工将色素原料与连接原料拌和后制成固态墨的最早实物。早期墨的色素原料为松烟,是松树枝干和根熏炼后得到的黑色烟炱;连接原料为鹿胶、麋胶等动物胶。原料拌和后用手捏制成瓜籽形、螺形或丸形,使用时还需用研石压住在砚上研磨。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制墨集中在隃麋、延州、扶风(今陕西千阳、延安、凤翔)等地,其中以隃麋产墨最为著名,后世常以隃麋作墨的别称。汉代出现了以制墨传世的人物田真。宫廷中设置了专门掌管纸、 墨、 笔等物的官员。东汉时墨形逐步发展成用手抟攥坯料做成馒首形和两头细、中间粗的“握子”,可以直接拿墨在砚上研磨,以后,研石逐渐消失。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释“墨”为“书墨也,从土黑”。三国时魏国(220~265)书法家韦诞在制墨原料中加入真珠和麝香一类添加材料,使墨的色泽和光泽持久具有“一点如漆”的效果。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的《合墨法》第一次系统地记载和分析了制墨工艺。

汉末到唐代中期,制墨区域逐渐移向易水、上党、潞州(今河北易县、山西长治等地)一带。唐末,墨工李庭珪利用黄山优质松树资源,又改进了捣松(加工松烟)、和胶(松烟与胶的配比和拌和)工艺,在添加原料中增添了玉屑、龙脑、生漆以及藤黄、犀角、真珠、巴豆等十二物,从原料拌和到制墨成型要经过反复锤敲达“十万杵”之多,使烟料和胶原料细腻均匀,工艺十分精湛。李庭珪墨色泽光艳,质地细腻。李墨的出现,是中国制墨工艺趋向成熟的标志。

至迟在南唐以前,制墨已由徒手成型转变为模具成型,使墨的内在质地更加坚密细腻,墨的形态发生根本变化,墨体厚薄均匀规正,棱线挺直,轮廓形制和表面纹饰渐渐丰富起来。李廷珪墨中有“剑脊龙纹圆饼”、“双脊鲤鱼”、“乌玉玦”等品种。

宋代制墨手工艺进入成熟阶段。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安徽、四川等地均有制墨,涌现诸多制墨名家,其中以安徽黄山一带制墨最为兴盛。继李墨工艺之后形成了体系更完整的徽墨工艺。此时,制墨原料方面出现了重大突破,以桐油炼制的油烟取代松烟成为制墨的主要色素原料。桐油烟墨在黑度、光泽、渗透、层次、耐水性和墨色稳定等方面,都明显优于松烟墨。1978年安徽祁门北宋墓葬出土“文府(大府)”墨一锭,虽然已在水中浸泡了800多年,质地和外形都没有明显变化。宋代文人涉足制墨成风,陆续出现了关于墨的专著,如苏易简著《文房四谱·墨谱》、晁说之著《墨经》、李孝美著《墨谱》、何薳著《春渚纪闻·墨记》。宋代成熟的制墨工艺和理论一直在制墨手工业中传承。

明代出现制墨作坊替代原来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墨进入了商品化阶段。最为著名的制墨名家有程君房和方于鲁。程君房在全面研探各家制墨工艺的基础上有许多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所制的墨坚实细腻,黝黑滋润,墨色深沉,光采持久;不仅质地优良,而且款式图案丰富精致,集中了明代徽墨的精湛工艺。传世的程君房墨仍完好如新,光泽湛然。程君房编刊的《程氏墨苑》和方于鲁编刊的《方氏墨谱》,完整地保存了两家各自墨品的图录,共近千种,是研究墨锭形制的重要史料,也是明代徽派版画艺术的优秀作品。

明嘉靖、万历(1522~1620)和清康熙、乾隆时期(1662~1795)是制墨的全盛时期。墨在数量、质量、工艺技术、装饰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墨的内在质地日臻完善,制墨手工业的探索和竞争内容集中到了墨的装饰形式上。形制款式有长、 方、 圆、扇、方柱、圆柱、棱柱、杂珮、不规则形等等,刻意变化,题材层出不穷,图样纹饰趋向精美绚丽。休宁派著名墨家汪中山将装饰性名品汇集成成套的“集锦墨”,把墨的艺术欣赏价值推向了新的层次。在墨的造型中,综合了绘画、书法、诗文、雕刻艺术和工艺技巧等,墨由书画工具跨入了工艺美术品的领域。

清代徽州制墨业最有声望的有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形成“徽墨四大家”。曹氏徽墨1914年参加东京博览会,获金质奖章。胡开文超顶漆烟徽墨1915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清末,谢嵩岱、谢嵩梁借鉴传统制墨的配方和工艺,创制了液体墨汁,在北平开设专营墨汁的作坊“一得阁”。液体墨汁虽然不能完全取代块墨,但取用方便,是中国传统书画用品的一次革新。1840年后,用工业方法生产的色素炭黑成为新的制墨色素原料。

除中国之外,公元前13世纪埃及已经使用炭质和植物胶制成墨。公元前11世纪这种墨曾传到西亚地区。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也有用诸如炭化的象牙、骨类、油类和矿石等制成的固态墨。但是,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墨没有保留下来。

原料

有基本原料和添加原料两类。基本原料包括色素和连接料。色素原料是有机物经不完全燃烧得到的无定形炭粉末,主要有用桐油和少量不同比例的动植物油、生漆、烛红等炼成的油烟(漆料比例较大的油烟称为漆烟);用松树枝干和根炼成的松烟;用天然气或煤焦油炼成的色素炭黑。此外,各种色彩矿石粉末和化工颜料也可作为墨的色素原料。连接料是用动物的皮、骨熬煮而成的动物胶,是制墨的粘合成型材料,也有光泽作用。早期制墨用鹿胶、麋胶,现基本用牛皮胶。优质胶的特点是质地轻,色泽纯净透明,长期存放性能稳定。

添加原料有:

(1)香料,如麝香、冰片等,可增添墨的幽雅气息,增强墨色落纸后的渗透效能,防腐、防蛀、延长作品寿命;

(2)金箔、珍珠、玉屑等,使墨液光艳,具有厚度,使作品富于立体感;

(3)熊胆及其他动物胆类,能增添墨色浓度,凝聚墨胶,避免胶质水解而产生笔墨层次漫漶不清;

(4)梣皮、紫草、丹参、皂角、绿矾、朱砂、鸡子清、牛角胎等中草药,都有增色、添香、坚墨、发彩、防腐的作用。

种类

按原料分为:

(1)油烟墨:中国书画墨的代表品种。纹理坚密,发墨爽利(可溶性好),墨色黝黑,墨彩浮艳,墨液迎光泛出紫玉光泽,气息馨香,掭笔不滞,运笔如若,浓墨不燥,淡墨不漶,层次丰富,墨色经久不变,装裱耐水性强,浸水不化。用于书写富有立体感,用于绘画墨韵生动有神。

(2)松烟墨:墨色雅致,黑而无光,冲水后的淡墨呈青蓝色。适用于书写、绘画以及修描古画。

(3)色素炭黑墨:色泽深黑,层次单一板滞,墨色持久性和耐水性差。适宜普通书写练习使用。

(4)青墨、茶墨:用油烟或松烟添加其他色泽原料制成,墨色含黛黑或茶褐色,用于特殊色象效果的书法、绘画。

(5)彩色墨:其中矿物颜料墨有朱砂、银朱、雄精、赭石、石黄、石青、石绿、蛤粉等色,色泽典雅,化学性能稳定,色度持久。化工颜料墨有红、黄、绿、蓝、白 5色。都可用于绘画和圈批缮抄书籍、文卷。

(6)再和墨:用退胶的古墨、陈墨捣碎后掺入新的色素和连接料重新加工制成,墨色陈醇古雅。

(7)药墨:以油烟和阿胶为基本原料,配上比例较大的药用金箔、麝香、牛黄、犀角、羚角、珍珠粉、琥珀、青黛和熊胆、牛胆、蛇胆、猪胆、青鱼胆等。可外敷或内服,有清热、止血、解毒、疗疮等作用,也可书写、绘画。

(8)蜡墨:用蜡为连接料,不须用砚研磨,可以直接在纸上涂划书写,色泽乌黑,不退色,耐水性能良好。用于传拓碑刻器物,不受条件限制,携带方便。

按题材或组合形式分为:

(1)仿古墨:用传世的古墨模复制的产品。

(2)套墨:两锭以上装成一盒的墨。有仿古墨,也有现代创作题材,数锭可联成通景。

(3)集锦墨:又称丛墨、豹囊丛墨、瑶函墨。每套从十数锭到数十锭,错综排列,整齐美观,外盛装螺钿漆盒、彩绘漆盒、书函盒、书卷盒、宋锦盒等,十分华美。集锦墨中大多数为仿古墨。集锦墨、仿古墨一般作陈设、 观赏、 收藏、馈赠用。

制作工艺

传统制墨工艺有炼烟、和料、制作、晒干、描金等(见图)。炼烟包括油烟和松烟的炼制,要严格控制火候、出入风口,掌握收烟时间,才能保证烟炱黑度、细度、油分、灰分;和料先将胶用文火熬烊,投入色素原料和添加原料,充分搅拌,杵捣均匀,制成坯料;制作时坏料经过反复锤敲而粘糯滋润,各种原料分散均匀,按规格搓拓成浑然无缝隙的墨果,压入墨模成型;成型墨有平放、入灰、扎吊3种方法晾干。平放晾干的初期,墨要不断翻转,使干燥收缩时自然拱翘的墨体恢复平整。要严格控制晾墨环境的温度、湿度,吹风、太阳直晒、烘烤、高温干燥会导致墨内水分析出不均匀而产生坼裂和碎裂,湿度过大会产生霉变。墨干后按墨面已有的款识纹样描金填彩。色彩以金银色为主,要求光亮、整洁、色层均匀。




墨模雕刻艺术

墨的艺术欣赏价值主要在于墨模雕刻艺术。历来制墨家对墨模十分重视。墨模又名墨印、墨范,用石楠木、棠梨木制成,也有金属墨模,金属模具钤压的墨棱边锋利。墨模上,以手工镂刻造型纹样的负形。主要造型技法有阳刻、阴刻两大类。阳刻包括平底浅浮雕、浮雕;阴刻包括线刻、浅刻、深刻。平底浅浮雕是墨模雕刻与其他雕刻艺术不同的特有基本造型技法,除了刻出凸起0.1~0.2mm的阳纹外,凹下的部分包括阳纹底缘要刮平、刮光,处理成一个平整的托起阳纹的底面,这样,钤出的墨表面平坦光洁,微凹的纹样描上金色后基本填平,有直接绘写的效果。墨模雕刻造型形象一般以工细写实见长,在方寸版面上,表现人物、山水、花鸟、楼阁等。

使用和保藏

墨在砚中和水研磨成流体墨液。须用清水,边磨边添,不宜用热水。墨磨毕揩干磨端水渍,放入盒中存放。

新墨胶质较重,存放一段时间后胶性平和,易磨,墨色深沉。墨在保藏中,要防止因干燥而开坼、碎裂,或因受潮和湿溽空气影响产生霉变。霉变的墨胶质破坏,影响使用,也容易碎裂。不使用的墨,特别是陈墨和古墨,要盛在盒中,储于箱柜或者荫蔽而又不潮湿的地方,避开热源和风口,天气急骤变化和湿度高的季节不要打开墨盒。收藏方法得宜可长期保存,完好无损。

参考文章

    骚人墨客成语接龙成语接龙斧钺刀墨成语辞典粉白墨黑成语辞典胸中无墨成语辞典舞文弄墨成语辞典舞弄文墨成语辞典枉墨矫绳成语辞典青岛市即墨区人民医院知名专家医生医疗博览青岛市即墨区中医医院知名专家医生医疗博览墨迹未干成语接龙成语接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312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