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文馆是什么?

同文馆是什么?,第1张

同文馆是什么?

[拼音]:Tongwenguan

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全称京师同文馆。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由恭亲王奕?于1861年1月(咸丰十年十二月)奏请开办。次年(同治元年) 6月正式开课,直属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管理大臣、专管大臣、提调、帮提调及总教习、副教习等职。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任监察官,实际 *** 纵馆务。先后在馆任职的外籍教习有包尔腾、傅兰雅、欧礼斐、马士等。中国教习有李善兰、徐寿等。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自1869年起任总教习,历二十五年之久。

同文馆初设英文馆,1863年至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间先后增设法文、俄文、算学、化学、布(德)文、天文、格致(时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的统称)、东(日)文等馆。学制分五年、八年两种。八年制又分前馆、后馆。后馆招收十三四岁以下八旗子弟,专学外文、汉文,学有成效者升入前馆,兼学算学、天文、化学、格物、医学、机器制造、外国史地和万国公法的一种或数种。学生来源初以招收年幼八旗子弟为主,1862年6月入学的仅十人。后扩大招收年龄较大的八旗子弟和汉族学生,以及三十岁以下的秀才、举人、进士和科举正途出身的五品以下满汉京外各官,入学学生逐年增多。1887年有一百二十人,1891年达两百九十余人。学生毕业后大半任政府译员、外交官员、洋务机构官员、学堂教习。该馆附设印书处、翻译处,曾先后编译、出版自然科学及国际法、经济学书籍二十余种。此外还设有化学实验室、博物馆、天文台等。




1902年1月(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并入京师大学堂,改名京师译学馆,并于次年开学,仍为外国语言文学专门学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444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