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内逍遥(1859~1935)是什么?

坪内逍遥(1859~1935)是什么?,第1张

坪内逍遥(1859~1935)是什么?

[拼音]:Pingneixiaoyao




日本小说家、戏剧家、文学评论家。原名坪内雄藏。出生于美浓国。父亲坪内平之进,曾任地方官,后辞任归田,住名古屋郊外。坪内逍遥初在私塾读中国古籍,继入外语学校学英语。卒业于东京大学文学本科,倾心于英国文学,译过司各特等人的作品。1883年得文学学士学位,曾任东京专门学校(即后来的早稻田大学)讲师。所著《小说神髓》于1885年出版,其中主张小说应描写人情世态,并以写人情为主,着重心理的观察与持客观的态度,是日本现代文学中一部重要理论著作。他为实践自己的主张而创作的长篇小说《当世书生气质》,用写实主义手法,写当代学生生活,成为明治时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者。其后陆续发表小说和翻译英国文学作品,并致力于文学评论工作。曾就理想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问题与森鸥外展开辩论,成为明治文坛最初的一场大论争。




1887年后,坪内停止小说创作,转而致力于戏剧文学和演剧运动;主持早稻田大学文学科,从事文学人材的培养和戏剧的改良运动。1890年为学生讲授莎士比亚,次年创刊《早稻田文学》杂志,发表《美辞论稿》,指导学生演剧活动,加入江户时代大戏剧家近松研究会。这一时期,发表历史剧《桐一叶》(1894),并被授与文学博士学位。他还成立“文艺协会”,创办露天剧场。1909年译完《莎士比亚全集》40卷。后以20余年时间完成第二次新译,成为闻名世界的莎士比亚学者。在此期间陆续创作《子规鸟孤城落月》(1897)、《新曲浦岛》(1904)、《留别新月夜》(1917)、《义时的最后》(1918)等著名戏剧作品。

1928年为庆祝坪内70寿辰,并表彰他以戏剧运动为中心的在文艺上的多方面的功绩,为他创立了戏剧博物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456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