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历史是什么?

老挝历史是什么?,第1张

老挝历史是什么?

[拼音]:Laowo lishi

[外文]:history of Laos

全称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位于中南半岛中北部,是一狭长的内陆国家,南北长1000公里,东西最窄处只有120公里。东邻越南,南界柬埔寨,西连泰国、缅甸,北与中国云南省接壤,面积 23.68万平方公里,全国划分为上、中、下寮三部分。人口 385万人(1985),有60多个民族,主要是老龙族(亦称佬族)、老听族、老松族、苗族、卡族等。其中老龙族约占全国人口的 1/3。通用老挝语,居民多信奉佛教。首都万象

古代及中世纪

至迟在10万年以前,老挝地区已有人类居住,在老挝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表明,史前社会该地区曾先后居住过美拉尼西亚人、尼格罗人和印度尼西亚人。发现较多的洞穴遗址和零星分布的文化遗存分别属于和平文化、北山文化和东山文化,其中以川圹查尔平原的巨石文化最为著称。

1~12世纪,老挝地区的主要居民为孟-吉蔑人,他们建立起许多奴隶制小国,其中以川圹和甘蒙一带的西科达蒙较为强盛,中国史书称之为“堂明”。227年,堂明王曾遣使到中国东吴聘问。6世纪,真腊兴起,南并扶南,北兼道明(即堂明)、僧高诸国,今万象以南尽为其所有。8世纪初,真腊分裂为二:南部为水真腊,北部以今老挝地区为中心形成了陆真腊。陆真腊又名文单国。717~798年,先后四次遣使到中国访问。在文单北面,还有一些泰人部落,隶属于中国南诏地方政权。西北部又有女王国,与南诏和安南均有贸易往来。

9世纪初,水、陆真腊重新统一,真腊成为中南半岛强国之一。10世纪以后,相继迁入老挝地区的泰佬人开始兴起,建立了许多小国,以琅勃拉邦的孟斯瓦国最为强盛。1353年,孟斯瓦王子法昂在真腊帮助下,统一老挝全境,建立了以佬族为主体的封建国家──澜沧王国(又称南掌王国),首都为琅勃拉邦(见彩图)。其疆域东界安南(今越南)、东南连占婆(今越南中部),南接真腊(今柬埔寨),西邻暹罗(今泰国),西北及北部与缅甸、中国接壤,从而奠定了现代老挝的疆界。




法昂王实行"景孟制",分封诸子到各地进行统治;又从柬埔寨引进了小乘佛教。桑森泰王进一步健全了统治机构,更换了许多官吏。他把国人分为三个等级:即贵族、平民和奴仆(苦儿)。贵族分为六等:昭帕耶、帕耶、披阿、献、闷、坤,按级别大小担任各级官吏,被称为“昭孟”。此外,桑森泰王还普查全国人口,整编军队,把全国30万佬族壮丁编为五个“会索”,每个“会索”设常备军 3万,后备军2万,另有5万留守队。这些措施巩固了统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15世纪,由于内部争权夺利和越南入侵,老挝一度衰落。16、17世纪,老挝封建社会进入发展阶段,封建等级制进一步完善,最高一级称帕沙拉(或召片领)即国王;第二级为“色纳”,即国王的顾问;第三级称“阿玛”,为各级官吏,最下一级为“约特”。国王有 3名顾问,分管军事、行政和外交。各级官吏按贵族等级获得相应的田地作为自己的俸禄,这种制度被称之为“萨迪那”。老挝封建土地制度分为国有土地和村社土地两部分,实行农奴式的“贡滥”剥削,盛行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波提萨拉腊王和塞塔提腊王时代,老挝与暹罗和缅甸多次冲突,1575年,缅甸第3次入侵老挝,将新都万象洗劫一空。苏里亚旺萨继位后(1633)老挝国势重新振兴。1707年,因王位之争,琅勃拉邦脱离万象。1713年下寮的占巴塞也宣告独立,老挝形成三国鼎立局面。1776年以后,暹罗控制老挝,越南则乘机控制川圹地区。老挝封建社会进入衰落阶段。

法国殖民统治时期

19世纪60年代法国开始向老挝渗透。1885年法国在琅勃拉邦设立领事馆。1893年以武力迫使暹罗签订《法暹曼谷条约》,把老挝并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琅勃拉邦成为名义上的“保护国”,其他地区则由法国直接统治。1894年,法国任命A.-J.-M.巴维为驻琅勃拉邦高级专员。1895年,卜洛希出任法国驻老挝第一任最高驻扎官。1911年,法国进一步废除各地土王,将全国划分为省、县、区、乡、村五级行政单位,统治机构逐步健全。

法国对老挝的统治以掠夺和剥削为主要目的,初期主要采取霸占土地、征收捐税等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开始兴办一些工矿企业,开辟种植园。在法国统治下,封建制度被保留下来,殖民剥削和封建剥削使老挝各族人民负担沉重。1901~1919年先后爆发三次大的反抗斗争,其中1911年昂克欧领导的佧人起义坚持了20多年。1930~1940年期间,波宁和丰督矿工举行多次罢工,要求增加工资。

1940年9月,日军占领印度支那,法国仍保有其殖民机构和军队。1945年3月9日,日军以武力解除法军武装,夺取了殖民政权。老挝爱国人士在泰国建立抗日的“伊沙拉”组织(寮国自由阵线)。不久,日本宣布投降,老挝抗战组织领导人民在各地夺取政权,并于10月12日宣布独立,成立以佩差拉亲王为首相,苏发努冯亲王为外交大臣兼革命军总司令的老挝临时抗战政府。1946年初,法军以武力重占老挝,恢复旧王朝。1949年7月19日在巴黎签定的《法老协定》规定老挝为法兰西联邦内的独立国。与此同时,老挝各阶层人民展开了抗法斗争,1950年,各地爱国力量举行全国代表大会,建立新的“伊沙拉”组织(即老挝民族统一战线,简称巴特寮),成立以苏发努冯亲王为总理的民族解放政府。到1953年,巴特寮已解放了桑怒、川圹及琅勃拉邦部分地区。1953年1月12日,法国被迫承认老挝为独立国家。

从日内瓦会议到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建立

1954年,在日内瓦召开了解决印支问题的十四国会议,老挝独立得到了国际承认,法国撤出印度支那。但美国乘机插足老挝,扶植亲美势力,1953年3月22日建立老挝人民党。1956年1月“伊沙拉战线”改组并扩大为老挝爱国战线。50年代中期以后,老挝形成了三派政治力量:以巴特寮为代表的左派爱国力量,以培·萨纳尼空、富米·诺萨万、文翁·纳占巴塞等人为代表的亲美右派力量和以梭发那·富马、贡勒等人为代表的中立力量。三派长期内战,政府多次更迭。1961年,为解决老挝问题,又一次召开了扩大的日内瓦会议,同年5月实现全国停火。1962年6月三方组成老挝临时民族团结政府,但不久即告破裂,内战进一步加剧,1965年10月“寮国战斗部队”改为老挝人民解放军。1973年三方再次实现停火,签署《关于在老挝恢复和平和实现民族和睦的协定》。次年4 月成立了以富马亲王为首相的新的民族联合临时政府。1975年,他曲、沙湾拿吉、琅勃拉邦、万象等地开展了“夺权运动”。老挝右派高级军官和阁员纷纷逃往国外,巴特寮夺取了全国政权,一直领导巴特寮的老挝人民革命党成为老挝的执政党。同年12月1~2日在万象召开了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苏发努冯担任最高人民议会主席,凯山·丰威汉为总理。







1977年以后,越南奉行地区霸权主义政策,对老挝实行控制。1979年2月20日老挝全国民族统一战线大会通过决议,把老挝爱国阵线更名为老挝建国阵线。1982年7月人民解放军改名为老挝人民军。人民军的最高领导机构是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军委主席由党的总书记兼任。

1961年4月25日,老挝同中国建交。在老挝人民抗美救国斗争和战后经济建设中,中国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并努力维护同老挝的传统友好关系。1989年10月凯山·丰威汉应邀访华。

参考书目
    富米·冯维希著,蔡文枞译:《老挝和老挝人民反对美国新殖民主义的胜利斗争》,人民出版社,北京,1974。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469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