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鲍耶陀夫,А.С.是什么?

格里鲍耶陀夫,А.С.是什么?,第1张

格里鲍耶陀夫,А.С.是什么?

[拼音]:Gelibaoyetuofu

[外文]: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Грибоедов(1795或1794~1829)




俄国剧作家。1795年1月15日出生在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幼年聪颖好学,11岁进莫斯科大学。在6年间,先后修习了文学、法学和数理学等三个系科的课程。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 他作为志愿兵参军。5年后转入外交部供职。1818年夏被派往波斯任俄国外交使团秘书。1823年春回莫斯科度假,翌年写成诗体喜剧《智慧的痛苦》(又译《聪明误》)。

格里鲍耶陀夫思想进步,大学时代就结识了一批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革命青年,同诗人普希金也有交往。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他受到株连,失去自由达半年多。1828年,沙俄政府再次派他出使波斯,任命为全权大使,实际上是“政治性的流放”。1829年2月11日,俄国驻德黑兰使馆遭到波斯人的袭击,他惨遭杀害。

格里鲍耶陀夫的文学创作活动始于大学时代。先是写诗,后致力于戏剧。喜剧《年轻夫妇》(1815)是根据18世纪法国一个剧作家的作品改写的。《智慧的痛苦》是他的力作,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尖锐思想斗争:一边是以专横、愚昧、因循守旧的莫斯科大贵族法穆索夫为首的一群贵族顽固派;另一边是进步、文明、渴望革新的贵族青年恰茨基。恰茨基单q匹马舌战群顽,但终以势孤力单而失败;他徒有一腔热血,得到的却是“万般苦恼”。后来,赫尔岑等评论家都指出了剧本主人公恰茨基是个近似十二月党人的艺术形象。《智慧的痛苦》艺术技巧十分出色,其中的反面人物虽有一群,但个个性格鲜明。剧中语言把诗句和口语融为一体,生动传神,其中不少台词后来成为传诵不衰的成语。俄国进步批评界给予《智慧的痛苦》以高度评价。别林斯基称它为“第一部俄国式的喜剧”,将它和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并列,指出这两部名著“乃是在广泛的意义上艺术地表现俄国现实的第一个典范”。这确定了格里鲍耶陀夫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477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