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木丁苏隆(达木丁苏伦,Ц.)

达木丁苏隆(达木丁苏伦,Ц.),第1张

达木丁苏隆(达木丁苏伦,Ц.)

[拼音]:Damudingsulun

[外文]:Цэндийн Дамдинсурэн (1908~ )




蒙古诗人、小说家、学者。生于车臣汗部马塔德汗乌拉旗(今东方省马塔德县)一牧民家庭。1924年16岁时参加蒙古人民革命军。1926年当选为革命青年团中央委员,并在团中央机关刊物《革命青年团》任编辑。1928年发表《四篇小故事》,从此开始文学创作活动。1929年蒙古作家小组成立,他是最积极的成员之一。同年12月发表代表作《被抛弃的姑娘》。这是蒙古新文学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它描写富人包勒得的放牧人道林格尔一家在革命前的悲惨遭遇和革命后的新生活。1933至1938年和1946至1950年两次到苏联学习,第二次获副博士学位。1934年发表著名长诗《我的白发母亲》。这是蒙古最有影响的诗歌作品之一,写作者远离祖国后母子互相思念的感情。但是他把对母亲的爱升华到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并化作追求科学知识的动力。长诗继承了蒙古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的传统,语言凝练,比喻生动,其中有不少发人深思的警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达木丁苏伦在蒙古《真理报》工作,发表了诗作《致伟大的斯大林》、《北极星》和小说《两个都是我的儿子》等作品,歌颂苏联卫国战争。40和50年代,他主要研究古典文学,同时创作了《三个人说一个人做》、《苏莉变了》、《牤牛戈木布》等反映先进与落后间斗争的小说和《乔巴山元帅50寿辰祝词》、《献给伟大的中国人民》等诗。50年代以后,曾任蒙古科学委员会主席、蒙古作家协会主席等职。他是蒙古科学院院士。60和70年代,写了一些有关道德修养的短篇小说,如《鬼》、《皮箱里的东西》、《奇异的婚礼,欢聚的宴会》等。他的学术著作有两卷本的《蒙古文学概况》(下册与别人合写)、选注本《蒙古文学范例一百例》和用现代语翻译的《蒙古秘史》。他的《格斯尔传的历史根源》对研究中国蒙古族、藏族的英雄史诗《格斯尔传》有参考价值。他在30年代为新蒙文制定了字母表、正字法和词法草案。他曾多次获得各种勋章和乔巴山奖金,但也几次被指责有民族主义倾向。中国翻译出版了他的主要作品《达木丁苏伦诗文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659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