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大著名道观是什么?

北京十大著名道观是什么?,第1张

北京十大著名道观是什么?

01

白云观

北京白云观为道教全真龙门派祖庭,享有“全真第一丛林”之誉。白云观始建于唐朝,是唐太宗为了祭祀李姓老子而建,历史上相当辉煌,元朝时长春真人丘处机道长曾在此修道,并主持天下道教。道观千年来几经易名和废建,如今的建筑主要是建于清朝时期。观内建筑基本按照中国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布局,在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照壁、牌楼、山门、窝风桥、财神殿、玉皇殿、邱祖殿和三清四御殿等十几座殿宇,可以由外到内一一参观。这里的建筑都古色古香,里面供奉着三清、丘道长等道教的神祇和著名人物,可以敬香参拜。

02

东岳庙

东岳庙为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较大的宫观,因主祀泰山神东岳大帝而得名。东岳庙始建于元延祐六年(1319年),由玄教大宗师张留孙和其弟子吴全节募资兴建。东岳庙规模宏大,气势壮观,装饰精微,构思巧妙,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目前,该庙已建立起了北京民俗博物馆,如今,于2008年5月3日,在党和政府的推动及支持下,北京东岳庙作为道教活动场所正式登记开放。庙内保存了大量各具特色的道教建筑和历代碑刻,对研究中国古代道教以及玄教的历史渊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03

火德真君庙

火德真君庙始建于唐贞观六年(632年),元代至正六年(1346年)、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都有重修。俗称火神庙。火神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东向山门内外各有一座牌楼。山门外有旗杆,山门内有钟鼓楼,山门3间,前殿为灵官之殿,面阔3间,二层殿面阔3间。东西配楼二层,殿后有亭,可望什刹海。火德真君庙在北京众多火神庙中规模较大、历史较为悠久。火神庙是道教全真派祖庭白云观的下院,是北京市的主要保护文物。

04

吕祖宫

吕祖宫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坐西朝东,山门的石门额上书“古刹火神庙”。主要建筑有钟楼、鼓楼、前殿3间、中殿3间、后殿5间及东西配殿各5间。吕祖宫是一座现今保存较好的小型道教宫观,也是北京十大道教宫观之一。走进吕祖宫,正面是吕祖殿,吕祖殿供奉的神像有纯阳祖师吕洞宾、药王孙思邈、财神赵公明。南配殿二楼供奉道德天尊,北配殿为修真堂,是住观道长早晚功课、谈经论道的场所。北院是现北京市道教协会所在地,清静优雅。

05

城隍庙

居庸关都城隍庙是在中国城隍庙中地位较高的城隍庙,建于公元1368至1398年(明洪武年间),1997年重新修缮完成,是目前居庸关长城内规模较大的一座庙宇,也是唯一开放的道教活动场所。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朝拜者、还愿信众甚多。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会虔诚拜神,以求城隍保佑。这种习俗延续至今。几百年来未曾中断过。居庸关都城隍庙处于“天下第一雄关”之上,“居庸叠翠”之间。在山峦重叠,溪水长流,植被繁茂,景色宜人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中体现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道教理念。

06

桃源观

桃源观,原名妙峰庵,是建国以来北京市海淀区第一座正式开放的道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光绪年间,道教全真南无派第20代宗师刘名瑞住持妙峰庵,改名“桃源观”。2003年,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道教协会会长黄信阳道长主持重修桃源观。2006年4月6日,这里正式成为道教活动场所。据maigoo网小编了解,修复后的桃源观以它独特的道教养生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成为凤凰岭最有特色和魅力旅游景点之一。

07

圣莲山真武庙

圣莲山真武庙位于房山区,民国一十五年(西元1926),主持蔡义仙道长率十方善信募化起之。2004年真武庙恢复重建,占地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是圣莲山规模宏大的一组道教宫观,真武庙的中轴线建筑为三殿二进院。前殿为真武庙的山门,中殿为五祖殿,正殿为真武殿,真武殿是真武庙最具代表性的一组宫殿。道教崇尚仙人,因仙人好楼居,所以袭用中国古代高层建筑“观”的名称,作为建筑之名。后来封建帝王把道观封为“宫”,与帝王宫殿,相提并论。所以道教建筑特色之一是道观大殿与帝王宫殿一样雄伟壮观。

08

龙王庙

挂甲峪龙王庙位于挂甲峪村,挂甲峪山清水秀,林木葱茏,实是欲界之仙都。龙王庙占地一千余平方米,红墙灰瓦,掩于林木之中。进门后,可见龙王殿,悬山顶,三开间。檐下东墙绘有岳飞元帅,西墙绘有温琼元帅。殿中供奉东海沧宁广德龙王像,着绿龙袍,戴九梁冠,踏赤靴,捧圭端坐。后壁绘四海龙王像。东西壁绘巡海夜叉,龟丞相。殿东供奉雷神,风伯。殿西供奉雨师,电母。东西壁绘有风雨雷电四神显圣图。

09

兴隆观

平谷峨眉山村“兴隆观”始建于唐咸通年间,兴胜于明清两代。1942年毁于日军战火,2002年对当初的兴隆观进行复建,恢复其千年道场的模样。经过4年时间的重建修复,素有千年古刹之称的平谷兴隆观于2007年3月4日(正月十五)开光迎客。开光法会的同时,北京市宗教局给予兴隆观颁发“宗教活动场所证书”,并从北京其他道观征请了8名道士,常驻该地,弘扬道教文化。道观修复后,每逢道场或斋醮之日,善男信女云集于此,促心向善、顶礼膜拜,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0

佑民观

佑民观俗称天妃庙,是圣母娘娘道场,明清两朝是名符其实的京东道家第一福地。据《日下旧闻考》记载:“里二泗近张家湾,有佑民观,中建玉皇阁醮台,塑河神像。嘉靖十四年,道士周从善乞宫观名赐金额,名其阁曰锡禧。万历十年,灵壁侯汤世龙复新之。”佑民观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8月7日,通州区佑民观依法登记开放,成为北京市第八处道教活动场所,这也是北京市登记开放的第二处坤道宫观。

11

青龙观

青龙观建于明末清初,原来主祀龙王,在历史上是当地信众祈雨的重要场所。山门面南,进山门后大殿确在东院,须从龙王殿北山墙与禅房间的小门进去。进了大院,道院内场地很大,设有很大的香炉,香炉里搬运着茶碗粗的香,满院香烟燎绕。其西是大殿,龙王供奉在北,天、地、水三官神供奉在南。东大殿中间供奉的是碧霞元君,南面是明眼娘娘,北面是送子娘娘。

12

西顶碧霞元君庙

西顶碧霞元君庙俗称西顶庙,旧址为明正德朝创建的嘉祥观。万历十年1582年发内帑重建,万历庚寅(十八年1590年),名护国洪慈宫。天启朝再修,天启四年(1624年)敕赐洪慈宫碑。庙坐北朝南,有山门、前殿、工字殿、后殿及藏经楼,殿宇多为硬山调大脊式,绿琉璃瓦顶,黄琉璃瓦剪边,富丽堂皇,壮丽恢宏。西顶庙会是京西的一大庙会,清代每届庙会朝廷还特派大臣拈香,为各顶所无。

13

上英水真武庙

真武庙距离北京市中心62公里,建于明代,距离今天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真武庙的建筑面积大约为3000平米,两座大殿分别供奉着真武大帝和碧霞元君。真武大帝又称玄武大帝,神像被发跣足、黑衣仗剑、脚踏龟蛇,从者执黑旗,尽显道教尊神之威严。真武庙在当地享有盛誉,极受尊重,是当地众多寺庙中的中心庙宇,因此香火十分旺盛,被称为北方“小武当”。

14

药王庙

平谷药王庙始建于唐朝,坐落于凤凰山上。每年农历五月初一为药王庙庙会,从古到今香火从未间断过。2008年底,批复为合法的道教活动场所。是北京地区唯一供奉药王为主的合法宗教活动场所。山上的庙院古朴典雅精致整洁,居于山顶正中。朱窗黛瓦的大殿里,供奉着三皇(伏羲、神农、轩辕)及孙思邈、张仲景等。两厢侧殿供奉慈航真人和关圣帝君。院内,一株600多岁的参天古柏挺拔屹立,一人难以抱怀。山门外脚踏石阶手扶短墙,俯瞰山清水蓝,绿野葱葱,顿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如入无尘之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764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